王平忠勇而严整。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陈寿
谈起诸葛亮身边的人,很多人会想到马谡,他的死让人感慨不已。然而,在马谡被杀的时候,却有一个人悄然崛起,并在诸葛亮死后16年挽救了蜀汉的危机。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故事。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蜀汉中期,刘备为了复仇尽全国之兵讨伐孙权,结果却被陆逊在夷陵击败,而他则带着残兵败将退到白帝城。223年春,刘备病危、召诸葛亮等人来白帝城安排后事。
他嘱托诸葛亮、李严辅佐其子刘禅,甚至还对着诸葛亮说:“可以辅佐就辅佐,不可以辅佐就取而代之”,这句话让诸葛亮感激涕零,以至于后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刘备的赏识之情,再加上他的信任之义,为了报答这种情义,诸葛亮拉开了与曹魏的战争。公元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他对外声称大军出斜谷道攻取郿,并让大将赵云、邓芝为疑兵屯据箕谷。
实际上,诸葛亮则是率领大军攻祁山。战争之初,曹魏没有任何的防备,再加上蜀汉实力相对充足,所以天水、南安、安定等诸多的城池都被诸葛亮占领,第一次出祁山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若是按照这样的局势发展,诸葛亮的目标有很大可能就实现了,然而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所有的事情都化为了泡影,此事就是马谡大意失街亭。
国家危难关头,魏明帝遣步骑5万,曹真、张郃为领军大将与诸葛亮交战,街亭对于两军而言都是要地。奈何,诸葛亮手下缺少值得信任的大将,只能让马谡前去驻守。
可马谡只知兵法却不知如何用兵,他选择在远离水源的山上驻扎,而且还不听其他人的劝谏。张郃领着大军来到之时,发现了蜀军的这一弱点,断其粮水通道,待蜀军渴而击之,大败蜀军。
原本,诸葛亮出祁山有着大好的前景,但却因为马谡一个人的失利导致全盘皆输,他只能带着一千多家民产归益州,结束第一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
杀一位旷世奇才,提拔一个文盲大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所杀之人就是纸上谈兵的马谡,而提拔的大将则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王平。
旷世奇才马谡马谡是一位军事奇才,他自小就在这方面有着很高的天赋,对军事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从时间上来看,十六七岁时马谡就跟随刘备,所以刘备对他非常的了解。
临终前,刘备对着诸葛亮说:“马谡不可重用”,就是因为他知道马谡只会纸上谈兵。不过,诸葛亮并没有听,刘备死后马谡便跟在了诸葛亮的身后,当了一个军事参谋。
南下攻打蛮人时,马谡曾为诸葛亮出一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使得蜀汉南方的兵患被彻底解决。也因此,诸葛亮对马谡非常的看重,姜维不出的时候,马谡可以视为诸葛亮的下一任接班人、徒弟。
对于诸葛亮杀马谡,很多人表示非常可惜,马谡的军事知识是有的,只要能够经过一番的历练,他必然又是一个姜维。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诸葛亮必须要杀马谡。
首先,马谡的一人失利,使得蜀汉的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若是诸葛亮不杀马谡,很难给三军一个交代,哪怕他心有不舍,也必须要挥泪斩马谡。
其次,马谡算是诸葛亮的心腹,在别人的眼里他更是诸葛亮身边的红人。如今他犯下了重大的军事错误,若是诸葛亮不杀他,以后诸葛亮再领兵必然威严会受到损害。
权衡利弊之下,同时也为了巩固失败后的军心,诸葛亮万万不能保留马谡,即使有别的将领为他求情,“杀之”才是最佳的选择。就这样,马谡被斩首示众,临终前还留下了一个污点,让人感慨不已。
文盲大将王平俗话说得好:“有人欢喜有人忧愁”,马谡被杀的时候,有一个人迎来了自己的机遇,他便是文盲大将王平。其实,王平的家庭出身并不好,他没有怎么读过书,兵法之类的也没有接触过。
他之所以能做到军前将领,基本都是靠着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经验,说王平是文盲丝毫不过分。话说,在马谡镇守街亭的时候,他没有听诸葛亮的话,选择在山上驻扎,还说什么“居高临下者,势如破竹......”
王平很不认同他的说法,根据他多年来的经验,马谡的这一举动很不妥。可是,因为王平是一个糙汉子,“耍嘴炮”根本就不是马谡的对手,无奈之下他只能带领一支队伍在山下驻扎。
马谡的先锋军被司马懿切断后路时,得知此事的王平非常着急,他率领全部军队去救援。结果,因为兵力有限多次被打了回来,马谡的先锋军全军覆没。
简单而言,王平与马谡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一个有经验却缺少理论,一个空有理论却缺少经验。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街亭一战后诸葛亮意识到了王平的才能,他力排众议、重用王平。
马谡死后,他的职位与手下的人无人接管,王平则取而代之。对此,很多军中的将领表示不解,认为王平何德何能,然而诸葛亮却坚持己见。事实也证明,诸葛亮的这一次决策是对的。
第二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便将王平封为了先锋官,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可惜的是,蜀汉的后勤始终跟不上,诸葛亮只能再度退回汉中,后来的多次战争也是如此,最终诸葛亮命丧五丈原。
诸葛亮去世之后16年,魏国派出十多万大军攻打蜀国,阳平关是抵御魏军的重要关隘。很多人见魏国兵强马壮,都纷纷要直接弃守,只有王平一人态度坚决、死守阳平关。
幸运的是,他最后等来了援军,化解了蜀汉的这一次危机。试想一下,若是当年没有诸葛亮的慧眼识人,没有王平的坚守,估计也就不会有后续的蜀汉了。
这件事情也验证了一句话:“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多年前诸葛亮的一个决定,在他死后16年挽救蜀国的危机,最起码又延续了国祚十多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能够青史留名,被人世代传颂的风云人物,大多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句话“乱世出英雄”。
如果要评选英雄人物最多的史学名著,非陈寿的《三国志》莫属,而更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以它为模板改编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突出体现为“尊刘贬曹”,用浓墨重彩描写“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等蜀将风采,特别是诸葛亮,简直是神一般的人物,带兵打仗就跟开了外挂一样,事事料敌于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然而,历史的天平却并没有向蜀国倾斜,魏蜀吴三国争霸临近尾声的时候,蜀国居然是最先灭亡的一个。
抛开天时地利不谈,蜀国灭亡的根最本原因在于多个派系的内斗升级,加上人才的青黄不接,特别是在统揽大权的诸葛亮死后,这个矛盾就变得更加尖锐。
根据裴注《三国志》记载,刘备死后,“朝廷大小事务,咸决于亮”。诸葛亮这人干事又特别认真负责,不肯分权,导致蜀国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法家寒族。
在诸葛亮的管理下,蜀国的法治建设是三国里面最完善的,所有的事情都有法可依,官吏百姓一视同仁,人民路不拾遗,安居乐业。
不过就算诸葛亮再逆天,也架不住一天天的衰老,只能在六出祁山聊尽人事之后,就此退出了精彩纷呈的三国舞台,蜀国也正式进入“后诸葛亮时代”。
诸葛亮在位时,曾扶植过两位接班人,一文一武,文臣是马谡,武将是姜维。
这两人跟诸葛亮的关系非常亲密,其中马谡是他的随军参谋,两人经常在一起议论行军布阵,一谈就是一整天;姜维虽是魏国降将,但诸葛亮对他的评价极高,说姜维“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心存汉室,才兼数人”(《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北伐时任命其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如果说刘备是诸葛亮的伯乐,那么诸葛亮就是姜维的伯乐。
诸葛亮首次率军北伐来到天水,就设计架空了司马懿,逼反了姜维,他本来完全可以乘势一鼓作气深入曹魏腹地,攻城略地,但却意外地选择了退兵,就此错过了兴复汉室最好的机会。
对于诸葛亮不合常理的举行,有史学家做出了大胆猜想:诸葛亮其实不是真的想攻曹,他很清楚益州不是进取之地,曹魏不能速除,只不过是想通过北伐化解朝廷内部的矛盾,维系蜀国的稳定大局。
读过《三国志》的人应该对诸葛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的军事才能其实非常一般,带兵打仗不是强项,治国理政、外交制衡方面更加高明。
诸葛亮心里清楚,蜀国地处西南一隅,国险而民富,只要把几处关隘守好,敌人很难攻进来,加之四川盆地物产丰富,自给自足一点问题都没有,完全没必要主动发兵挑事。
但是他更明白,兴复汉室是蜀汉的立国之本,也是先帝和他喊了多年的政治口号,如果长期没有行动,那些被荆州集团打压的益州士族必定会有动作,只要蜀国内部一乱,魏国和吴国必定会来趁火打劫,社稷不保。
所以诸葛亮必须一次次北伐,打仗不仅可以让朝野上下空前团结,弥合矛盾,还能昭告天下蜀汉的正统地位,凝聚天下人心。
但对于北伐的结果,诸葛亮其实是很佛系的,能成功固然是好,否则见好就收,一次不成就两次,两次不成就三次。
归根结底,北伐只是诸葛亮的化解国内矛盾的过程和手段,而非真的要一举消灭曹魏。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虽然失去了马谡,却得到了文韬武略更胜一筹的姜维,也不算是一无所获。
而《三国演义》关于这段的描写更加精彩,姜维投降的时候,诸葛亮慌忙下车相迎,双手相握对他说:
“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
得到姜维后,诸葛亮非常明智地做出了班师回朝的决定,他让姜维做了仓曹掾,主管军队后勤补给,封当阳亭侯。
日后的北伐战争中,姜维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他多次献计献策,争当先锋,大破羌兵、智取陈仓、夺武都、战渭水,屡立奇功。诸葛亮爱才如命,经常与姜维议论兵法和政略,同时表达自己对蜀国未来发展的担忧。
诸葛亮认为,夷陵之战后,蜀国失去了荆州,还与东吴反目,如果再不以攻为守,只能任人宰割,北伐的目的不在于得到更多,而是为保住现在拥有的一切。
长时间的患难与共,出生入死,也让姜维深刻理解了诸葛亮力排众议坚持北伐的原因,坚定地表态会一直追随丞相,重建大汉王朝。
诸葛亮听到姜维的表态非常感动,因为蜀国内部反对他穷兵黩武的不在少数,只有姜维打心底支持他的行为。
正因如此,蜀汉丞相必须要投桃报李,所以诸葛亮临死之前,专门上书后主刘禅,要求封姜维做右监军辅汉将军,执掌兵权。
诸葛亮可谓用心良苦,他知道自己死后,蜀国内部各股势力必定掀起内斗,姜维势单力薄很难应付,所以在安排后事的时候,专门让荆州旧部蒋琬和费祎掌管军政大权。
卧龙明白,姜维虽然跟自己很像,但毕竟是魏国的降将,与其让他深陷朝廷内斗旋涡耗费精力,不如给点实惠的兵权,让他继续遵循二人的默契,把北伐大业进行到底就好。
姜维感念诸葛亮对他的知遇之恩,执掌兵权后则是“思虑精密、忠勤时事”(《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
《三国演义》第107回说到,姜维一直想着“克复中原,重兴汉室,报陛下之恩,终丞相之志”。
即便在宦官黄皓弄权,大臣们尸位素餐,不干正事的情况下,姜维依然固执地坚守诸葛亮定下的国家战略,九伐中原就是明证。
前有诸葛六出祁山,后有姜维九伐中原,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他们二人是蜀汉里为数不多的忠君爱国典范,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出于公心,一生都在履行君子的处世哲学。
只可惜天命不在蜀,魏国实在是太强大了,单凭蜀国的国力根本无法撼动,这一点诸葛亮和姜维两个聪明人自然清楚的很。
但是他们依然不想认命,反而坚定了心中的信念,那就是即便最后输了,也要像个男人一样在战场上倒下,上报知遇之恩,下报黎民百姓,不负所学,不负年华。
诸葛亮欣赏姜维,栽培姜维,但也等同于把他拉下了水。
姜维的确是诸葛亮意志最好的继承者,但却并不是最好的执行者,我们一方面要肯定诸葛亮的用人不疑,一方面也要批评他在用人方面的主观意识太强,“关羽失荆州”、“马谡丢街亭”就是最好的例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诸葛亮输给了时运,也输给了自己的性格,他一生谨慎、从不弄险,办事认真负责、事必躬亲,确实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却也为蜀汉的灭亡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蜀国就好比一家即将上市的大型企业,董事长刘禅基本不管事,所有的经营管理工作全都交给诸葛亮这个CEO打理。
这个CEO确实是国内的顶尖水平,但就是管的太宽了,连保洁阿姨的排班表都要亲自过目,时间一长,所有的部门经理都成了摆设,除了上传下达之外,完全没了作用。
外人看起来,这个公司从上到下井井有条,所有大事小情都有章可循,转眼就要上市敲钟;可公司内部的人却个个怨声载道,都觉得被管理的非常难受,却又敢怒不敢言,毕竟CEO一手遮天,谁敢在公司群说半个不字,明天就会因为左脚踏进办公室被开除。
不可否认,诸葛亮确实也象征性地培养了几个可以独当一面的部门经理,只是对他们也不是百分百放心,轻易不肯分权。
比如擅长开拓市场的姜维,这是诸葛亮费尽心思从对头公司挖过来的金牌销售,可自打跳槽过来后就没让他单独行动,因为长时间没有锻炼机会,导致姜维能力退化,做事盲目自信,易冲动。
在任何一家世界500强企业里,类似姜维这种空降的部门经理,如果不是CEO给他撑腰,一定会处处碰壁,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诸葛亮死后,虽说董事长对他还算信任,按照CEO临走前写的推荐信给他升了官,但姜维的综合能力确实跟诸葛亮存在极大的差距,空有一腔抱负,却只能离自己的梦想渐行渐远。
《三国志·蒋琬费祎姜维传》对姜维九伐中原的评价是:“累年攻战,功绩不立”,加上宦官黄皓没少在刘禅耳边说他的坏话,以致姜维后来有家难回,自保都成了问题,更别提北定中原了。
景耀六年,曹魏方面受够了姜维的屡屡挑衅,派兵伐蜀,面对敌人重兵压境,姜维的应对策略却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诸葛亮在位时期,一直让魏延固守汉中,魏延的策略就是集中兵力御敌于外,决不让蜀汉的门户直接暴露在敌人的有效攻击范围内。
事实证明,魏延的办法是正确的,如果不在第一时间给予魏军迎头痛击,一举摧毁对方的士气,战事拖的越久,对兵微将寡、内部不和的蜀国就越不利。
姜维放着经过实践检验的办法不用,偏偏反其道行之,将本就不多的防守军队分成若干份,平均分布在汉中、狄道、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小城,然后坚壁清野,布了个纵深极长的口袋阵等着魏国来钻。
姜维的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学魏延集中兵力据敌倒是简单,可万一要是败了,蜀国必然元气大伤,彻底失去自保能力。
而分兵多个城池,彼此之间可以互相照应、互为救援,一城破不至于满盘输,还可以为朝廷增派援军争取时间。
理论上讲,姜维的想法没错,如果所有的守将都能坚决贯彻他的指示精神,倒也不至于速败。
可姜维毕竟不是诸葛亮,不具备足够令人信服的战绩与威望,试想合兵一处都未必能守住的汉中,现在兵力缩减九成,守城官兵必定充满了恐惧和绝望,难免不生兵变。
果不其然,守将蒋舒看到魏国兵临城下,直接开城投降,门户一开,其他小城不堪一击,魏国大军一路砍瓜切菜,汉中迅速失守,姜维只能被迫退守剑阁。
姜维悔不当初,只恨自己用错了计,用错了人,不过这还不算彻头彻尾的失败,只要能坚守剑阁,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谁知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取小道直奔成都,刘禅为了自保选择开城投降。姜维还在前线死战之时,后方已经全面沦陷,腹背受敌,身陷绝境。
姜维接到后主刘禅的劝降书后,涕泪纵横,百感交集,他本想以身殉国,可脑海中又浮现出诸葛亮当年对他的谆谆教诲,突然灵光一现,心生一计。
于是,姜维提笔给刘禅写了一封密信。
这封密信的具体内容,直到公元348年,姜维去世80多年后,才被东晋的常璩公诸于世。根据常璩《华阳国志·卷七》记载,姜维密书通后主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姜维想到的办法就是“诈降”,劝反钟会,杀回成都解救刘禅,只可惜司马昭明察秋毫,提前做出了有效部署。
公元264年3月3日,姜维死于乱军之中,蜀国,亡。
这封密信虽然只有短短23个字,却纸短情长,把姜维忠君爱国、誓死报国的光辉形象娓娓道来。
这个男人背负着诸葛亮的信任与重托,即便身处绝境,也没有放弃拯救君主、报效社稷的初心,想必九泉之下的卧龙先生也一定会欣慰,庆幸自己当初没看错人。
惜哉,伯约!
壮哉,伯约!
品读三国,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事情。刘备不喜欢马谡,诸葛亮却很欣赏马谡。而且,刘备临终前,都不忘嘱咐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马谡为何在诸、刘二人眼中呈现出这样的两个极端,这其中的缘由又是什么?
从刘备去世前,都不忘嘱咐诸葛亮马谡一事就可以看出,刘备十分担心诸葛亮重用马谡。而刘备的托孤,对诸葛亮的决定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诸葛亮在刘备仙逝后仍然选择重用马谡。其实,刘备心中十分清楚,自己仙逝后诸葛亮必定会重用马谡,但是,他又毫无办法,毕竟马谡没有犯法,也不能在临终前杀了马谡,而刘备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自己死后诸葛亮能慎重考虑下自己的建议。
诸葛亮十分欣赏马谡的才能,虽然,马谡的学识在刘备看来完全是纸上谈兵,成不了气候,但是,诸葛亮却非常欣赏马谡对军事方面的见解。
据《三国志》中记载,刘备死后,诸葛亮不仅没有冷落马谡,还将马谡调到身边,没日没夜的和马谡探讨军事理论。刘备去世后,蜀国所有的担子都压在诸葛亮的身上,诸葛亮除了处理公务外,还有闲心和马谡聊天。
那么,马谡到底有什么能力,让诸葛亮如此器重?
首先,马谡能受到诸葛亮的欣赏,一定不会是庸俗之才。如果,马谡没有真才实学,诸葛亮也不会对其欣赏有加。根据史籍记载,诸葛亮经常与马谡彻夜长谈,即使马谡不是学富五车,也必定有着过人的才学,否则,诸葛亮也不会与马谡谈的尽兴。甚至,在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
其次,诸葛亮与马谡交谈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笔者这样讲不是说诸葛亮不如马谡,而是马谡有值得诸葛亮学习的地方。诸葛亮乃是帅才,马谡最多可以成为将才。然而,帅才者主要是懂得如何驾驭手中的将才去打仗,而真正的战斗中,很多准备好的策略在变化莫测的战场中并不适用,这时候就需要将领们随机应变,而诸葛亮所缺失的就是带兵打仗的才能。
可以说,马谡虽然大部分时间是纸上谈兵,但是,诸葛亮还是可以从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
除了以上两点,马谡还有一点深的诸葛亮喜欢,就是拍马屁。那么,该有人问了,诸葛亮身边溜须拍马的人必定不止马谡一位,为何诸葛亮偏偏对马谡喜爱有加。这个不难理解,因为,诸葛亮原本就十分欣赏马谡的才学,而诸葛亮十分欣赏的人不仅对诸葛亮自身十分敬重,还经常说一些让诸葛亮受用的话,如此之下,诸葛亮怎么会不喜欢。
再反观刘备,对于马谡的态度和诸葛亮比起来完全是两个极端。仔细分析历史可以发现,刘备对于马谡的态度并没有错,马谡确实不是可造之材。研读整个三国历史,并没有发现马谡有什么闪光点。而且,在马谡得到诸葛亮重用后,也没有做出什么值得吹嘘的功绩,反倒是最后失了街亭,被诸葛亮含泪斩杀。
那么,刘备是如何发现马谡不能堪当重任的?
作为乱世枭雄,刘备自身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在东汉末期,刘备多次的拥帝失败经验让其认识到,光有纸上谈兵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要生存,还必需要有用丰富的实战经验。
所以,马谡在刘备眼中,为人高调浮夸,只会一些嘴上功夫,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马氏五兄弟中,马良的才学十分出众,深得刘备喜爱,也可能是马良的才华将稍差一些的马谡掩盖。乡中谚语:“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作为上级刘备,一是很容易对比看出二者的强项与弱势。从刘备对于马谡的任职来看,刘备从没有过打算重用马谡。
马谡做过县令,做过太守,可是,刘备就是不将马谡调到军中任职。可以说,刘备与马谡认识的时间是比较长的,马谡最初是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因此,刘备可以从马谡的做事中看出其缺点。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是针对马谡的性格,而非其军事能力,马谡是个很好的参谋,担不是很好的统兵大将,刘备正是看出了这一点,刘备识人用人的能力还是很厉害的。
有人说,如果刘备早一些将马谡调到军中历练,马谡未必不是可造之才。然而,如果站在刘备的角度分析,即使马谡真的有不输于马良的才学,刘备也不可能将其调入军中。帝王者,最为忌惮的就是臣子做的太大,功高震主。如果,马谡真的是可造之才,很有可能在军中和马良结成同盟,组成一股对刘备产生威胁的势力,这种情况是刘备不希望见到的。
综上所述,刘备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重用马谡的。而且,如果你足够细心,会发现一个问题。马谡最开始是跟在刘备身边的,在刘备身边的时候,马谡就没有得到刘备的重用,这也就说明,马谡此人在刘备眼中确实不堪重任,后来,马谡被调离刘备身边,就是刘备对马谡失望的表现。
刘备作为一代帝王,看人识人的能力的确十分准确,从对马谡的态度上来看,刘备看人要比诸葛亮准确一些,这就是刘备可以称帝但诸葛亮只能辅佐刘备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
『《挥泪斩马谡》、《资治通鉴·卷七十一》、《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