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云顶之弈S6.5:发明/名流体系下的螳螂使用经验分享

作者:NGA-星光star

毒女卷起来后就在美服打的,比国服多打了两天时间的热补丁,更多的时候选择的是连胜发明开。之前在国服d不到刀妹也是一直用螳螂替代的,总使用把数大概在15把左右。

装备:

1.智商装:火炮/蓝buff 出任意一个,主要解决螳螂这张卡的智商问题。

2.输出装:无尽。

3.功能装:水银,狂徒(出狂徒这个部位就出巨杀)。

无尽不讨论,应该无争议。火炮蓝buff孰优孰劣个人倾向蓝buff,蓝buff更适合开名流,但至少有一个。

水银能不能用狂徒替代视环境决定,但同样至少有一个,被执法=g,至少要能防执法。实际打连胜前期腰带更容易被处理成鬼书。

打下来几场的实际情况:ez带无尽打工,出的第一把弓挂给ez偷(此时巨杀听牌,前期有了当然也不会合),打完狼视装备决定能不能走螳螂(智商装出没出),最后找出功能装(狂徒水银)。

羁绊:

最基本的:3名流+艾克+螳螂,不开5发明。

能不能挂希尔科:可以。

变异能不能开(默认3变异):斩杀变异可开,特别是蓝buff出装(实测过),其他变异没出过。云一下:吸血不嫌多,有3名流也可以出。森林必不开。

螳螂和削弱的刀妹谁强:刀妹虽然削弱了但是依旧能玩,6海克斯砍废了没有开发出新打法后牛头出场率降低。毒斗削弱后毒斗出场率降低(梦回刀妹狂夯反甲vei/扎克),刀妹的环境实际变好了。

螳螂比刀妹的显著优点在于不挑名流位置,显著缺点在于户口本不如刀妹(特定海克斯4极客很强)一般用谁取决于8级大搜谁来得多,如果刀妹很快就2了就用刀妹,如果螳螂很快2了就用螳螂。

变通的目的是为了8级不尬搜空气,从而更好地用精力对位以及创造4费卡追3/上9的空间。

“吃鸡”螳螂不再补货?还在为抽取资格烦恼?一招解千愁

务实、不浮夸!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微笑十倍镜。自从EVA联名(以下简称螳螂)官宣返场以来,游戏内外的资讯都是以何时补货和返场持续多久为主,很少有人提及正确的入手方法,毕竟首次返场大部分玩家都想第一时间入手。

众所周知,从520的和平小店开始螳螂的返场呼声就高到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在9月30日的和平小店官方放出了返场消息,经历了1个月的维护以后,最后以抢资格的形式返场。小伙伴是否还在为不再补货和难以抽到资格而返场?这一招可以解千愁!

首先,鹅厂的游戏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便是可以吸金的道具没有特殊情况不会绝版,返场呼声高的军需都会以“薅羊毛”的运营思路返场,在这样的机制下,不仅可以给新道具让路,而且还能提升玩家的黏性。

螳螂虽然已经官宣不再补货,但也仅限于某鱼平台,而游戏内后续一定还会继续返场!所以小伙伴们不必为此感到纠结,当然后续大量铺货以后,也是有可能在和平小店返场的。

其次,关于抽奖资格!许多小伙伴为了这款“怨念军需”,不惜定好闹钟零点起床抢购,但是依然都没有获得,毕竟预约成功以后官方还要随机抽取一次,限量1000、2000套运气不好还是很难中的。

这种限时限量的机制不仅比和平小店更苛刻,甚至还有些把玩家当猴耍的既视感,但是这种高人气的皮肤,玩家只会会想着如何入手,并不会考虑其他的情况。那么如何才能摆脱抽取资格的烦恼呢?

作为一名男性玩家,个人也非常喜欢这种机甲联名的皮肤,但是由于首次上架时每抽一次需要120软妹币,并且3款螳螂都是隐藏,所以被成功劝退!如今虽然已经返场,但是高达800的氪度,依然不是很友好。

个人认为:螳螂就像当初的花仙子(春暖花开)一样,起初呼声很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度会变得越来越低,官方自然也会把限时限量的返场改成疯狂铺货。所以螳螂的首次返场大可不必参与。

如果小伙伴们很想第一时间入手这款军需,那么建议抱着试一下的心态预约就好,没抢到资格也不要气馁,毕竟后续它还会在其他活动中返场,与其在官方的运营思路中抢个“你死我活”,不如静观其变。

此外,螳螂皮肤并没有玩家口中那么的完美,作为一款被炒起来的时装,他们并没有所谓的绝佳的手感,只是外形给人的感觉相对舒服一些,但这也仅仅是在没有装备背包前提下的表现。

总而言之,螳螂虽然不会在某鱼的返场活动中补货了,但是后期依然会肆无忌惮地返场,只不过位置不同而已!想要不为抽取资格而烦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放弃这次非常不人性化的活动,坐等游戏中或者和平小店的返场。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的内容了,小伙伴们是否也很喜欢这3套螳螂皮肤?是否已经拿到入手资格了呢?欢迎留言分享!感谢阅读,期待文末鼓励的点赞和关注,我们在评论区不见不散了。#和平精英#

好玩有趣科技范儿!科技周等你“抢鲜玩”

《流浪地球2》里的徐工“钢铁螳螂”步履式挖掘机开进了北京城市绿心公园;文心一言大模型正以“热爱科学”为题作一首“藏头诗”,人形机器人与观众展开有问必答的对话;复兴号动车组模拟驾驶台让人们感受驾驶高铁“飞驰”而过的体验,“迷你版”拉索、国和一号一展国之重器的风采……

5月20日,2023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在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启动,接下来的11天中,公众将在此开启一场沉浸式体验“高精尖”“新奇特”的科技之旅。

人工智能让互动有趣更有料

“热血沸腾探索奥,爱在心中永不改。科学之路无止境,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科技部人工智能展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以“热爱科学”为题做了一首藏头诗,并用“东北话”朗读出来,引得不少观众捧腹。

在文心一言大模型一旁,讯飞智能办公本X2正在实时翻译工作人员的录音、辅助参观体验人员记录笔记。“办公本搭载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支持口语文本书面化、自动生成会议纪要,还能将手写笔迹转为印刷体,支持邮件收发等办公功能。”科大讯飞产品演示经理王宗武介绍。

走过科大讯飞展台,只见合肥孪生宇宙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周家豪正指着电子屏幕里的虚拟人向观众介绍,“我们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孪生宇宙AIGC虚拟人开发引擎相结合,形成了逼真的可对话虚拟人。”

观众不仅能和虚拟人对话,还能实时体验动作捕捉技术。对着一块手机屏幕,观众一笑,一旁电脑显示屏里的动漫人物也笑起来;观众一皱眉,它也皱起了眉头。

记者了解到,孪生宇宙AIGC虚拟人开发引擎能提供从建模(照片建模+捏脸)、形象设计(化妆、换装)、场景搭建、表情和动作捕捉、镜头控制、直播推流的全链路操作体验。

“其中,动作捕捉技术支持创造高精度、高灵动性、实时渲染、实时互动的电影级数字角色。”周家豪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像《流浪地球2》里的大块头“钢铁螳螂”步履式挖掘机,就用到了该技术。

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打开了人们走向数字孪生世界的大门。

微距透镜XR屏

在北大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的“小黑屋”里,记者走入“眼球”内部,一探人体视力的奥秘。

裸眼360°沉浸式数字化空间通过计算记者的位置,实时渲染出符合记者视角的“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部位三维透视画面。技术加持下,眼球内部细节逼真地展现在记者眼前。通过互动小游戏,记者还体验了不同程度的近视、散光、远视视物的真实感受。

大国重器彰显硬核科技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科技周还将不少大国重器“请”进了展馆,呼应“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主题,参观者们得以零距离感受、理解国之重器的硬核科技范。

“迷你版”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又称拉索),向参观者诉说它和宇宙之间的神秘故事。

眼前的铺在绿土地上的大“圆盘”,实则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上,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伽马射线探测装置。它接住从外太空“洒”向地球的宇宙射线,帮助科学家发现宇宙深处的未知世界,破解宇宙射线起源的谜题。

就在10天前,经过8年预研、4年建设,拉索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成为目前国际粒子天体物理三大实验设施之一。

“这个真好玩!”只见一个小朋友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复兴号动车组模拟驾驶台,化身高铁驾驶员。

随着小朋友按下“启动”按钮,显示屏上的复兴号动车组沿着轨道运动起来。突然,动车组遇到一场暴风雪,展厅工作人员随即引导小朋友按下“紧急制动”按钮,动车组成功避免了危机。

经过呼啸而过的复兴号,我们来到国和一号展台。这款历经十余载打造的大国重器,用剖面展现核动力机组和产房模型,复杂的零件闪烁着“绿色低碳”的耀眼光芒。

图为参观者体验复兴号动车组模拟驾驶台

据介绍,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和一号关键设备已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2023年,国和一号将全面实现100%设备国产化能力;到2025年,将建成“技术上最先进最安全、装备上完全自主可控、经济上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三代核电产业链。

403秒,不过是短短6分多钟,中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却用来刷新世界纪录。

就在一个月前,正在运行的世界首台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成功实现了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刷新了2017年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式运行101秒的纪录。这对探索未来聚变堆物理基础问题,加快实现聚变发电意义重大。

绿色低碳赋能高质量发展

不只是国和一号,展厅中的绿色低碳产品随处可见。一罐罐蓝色、粉色、沙土色的颗粒物就引起不少人“围观”。别看这些颗粒物微小,它们在净化水质方面可发挥着大作用!

中国环境科学院工作人员胡映明介绍:“这些颗粒物是新型高效臭氧催化剂,用于支撑不同行业废水深度处理达标排放。配合新型高效臭氧催化剂,内循环-流化床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的污染物去除率明显高于传统臭氧催化氧化技术。”

在“双碳”主题展区,一栋白色的三层小房子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这是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近零能耗建筑模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基于近零能耗设计,雄安城市计算(超算云)中心近零能耗建筑运行碳排放降低 60%。“作为雄安新区标杆数字化低碳建筑,它交出了一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该工作人员说。

在近零能耗建筑模型一旁,世界首列氢燃料混合动力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引起了记者注意,这款我国自主研发的有轨电车,全线无接触网运营,最高运行时速70公里,可持续行驶100公里以上,一次快速加氢只需15分钟,最大载客量为354人。

展厅外的一台白色箱式氢气内燃机发电机,则向人们描述了未来新能源及储能的广阔前景:具有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可燃烧粗氢的特点,且实现零碳排放及近零气体污染物、零固体颗粒物。不仅如此,它还具有发电效率高、建站灵活、对使用环境要求较低等优势。

据悉,这个全球第一款商用的氢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目前已实现量产。

惠民科技走进百姓生活

中国气象局展区前,不少参观者正在排队等待一场“穿越台风”之旅。观众坐上皮椅,戴上VR设备,台风眼的宁静美好,台风涡旋区的惊涛骇浪,台风过境时的强大威力尽收眼底。

虚拟现实可视化体验VR眼镜

在以“北京新征程”为主线的展厅一角,国产自主原创的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正在操作人员指令下用机械臂剥一颗鹌鹑蛋。

“比起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更便利,更利于患者恢复。”术锐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徐凯介绍,该手术机器人将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在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一侧,颅内病灶磁共振监测激光消融治疗系统也在“护航”健康中国建设。这是国内首个、全球第三个获批的磁共振引导下颅内激光消融设备,可实现病灶损毁全程可视化、可控化,解决了脑外科微创手术缺乏过程结果反馈的难题。

与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一同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还有高科技消防产品。这里不仅有身姿敏捷的消防机器狗,也有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

智能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

“这款消防灭火机器人,采用锂电池电源作为动力源,可远距离操控。”工作人员小刘介绍,防爆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能替代消防员到达易爆炸、灾情严重的火灾现场,具有灭火、音视频侦察、有毒有害气体侦察、灾区环境侦察等功能。

此外,不少高科技新材料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贡献了科技力量。这不,“可加热”的椅子和马甲,就吸引了不少参观者上前体验。

“椅子和马甲里都添加了石墨烯纺织物。”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通电的情况下,石墨烯产生的热能以平面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可以很好地被人体接受。

这款“可加热”的椅子和马甲的身影,曾出现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它们在低温环境下快速启动,为工作人员带去了贴心的温暖。

本届科技周期间,科技部还将联动相关部门、地方开展“轮值主场”活动,以人工智能、生物多样性、碳达峰碳中和、航天科技、海洋科技等为主题,组织开展特色科普活动,让公众在科普盛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和热情。

来源:科技日报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