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热播的电视剧《燕云台》,说的是辽穆宗耶律璟到辽圣宗耶律隆绪间的故事。虽然是真实的历史年号,但其中不少细节是文学的演绎。其中有不少讲述了发生在辽代“五京”之一南京(如今北京)的故事。
幽州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是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交汇的最前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宋辽时期天福元年(936),后晋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辽),次年契丹升幽州为幽都府,此后,辽太宗大兴土木,将幽州定为南京。
值得一提的是,《燕云台》剧中出现了许多辽代的服饰,细究历史,对照契丹民族社会习俗,还是可以发现剧中服饰出于情节发展、视觉美感以及人物塑造的需要,与历史上辽代的服饰,特别是辽代早期的服饰,有一些出入。不过,借助这部电视剧,正好来看看历史上契丹民族的社会风俗与服饰时尚是怎样的。
契丹大臣及女子不着汉服
《燕云台》的剧情曲折,剧中宰相萧思温的府上有三位“千金”,三人都颇具个性,尤其是三女萧燕燕,个性豪爽,敢作敢为,颇具男儿风范。与此相对应的是,萧燕燕的衣着也颇为豪放:在剧中,她时而穿着契丹民族装,时而穿着汉族裙裳。如果放在真实的历史语境下,这种可能性并不太大。
▍辽代女子左衽窄袖袍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在建立辽国后,它所管辖的民族各不相同。当时的中央统治机构,分为南北两个系统,《辽史·百官志一》记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简朴,汉制则沿名之风固存也。辽国官制,分北、南院。”也就是说,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区域用少数民族的管理体系,南方的汉族生活区域用汉族的管理体系。南面管理体系完全沿袭唐制,北面管理体系则具有浓厚的游牧民族特点。
相对应的,辽代服饰制度也分为两个体系。《辽史·仪卫志二》曰:“辽代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其便焉。”也就是说太后与契丹臣僚基本都穿本民族服饰,汉官自然穿汉服。不过,根据记载,当时的辽国国君还会穿汉服,而且自辽兴宗重熙年(1032)以后,凡大礼都改用汉服,《辽史》记载:“祭服,辽国以祭山为大礼,服饰尤盛。”
《燕云台》剧情设置有契丹族与汉族贸易往来的情节,契丹女子也喜欢汉族的丝绸服饰。喜欢是一码事,穿戴又是一码事。《燕云台》中的女主角萧燕燕是北班宰相萧思温之女,尽管萧府有接触与使用汉族丝绸、服饰的条件,但是根据当时的官制和体制,萧府的女子,很大程度上必须保持契丹民族服饰风格,不太可能长期穿着与汉人同款的华服。萧燕燕是后来辽圣宗生母,也就是《杨家将》中大名鼎鼎的萧太后,但是在她没有走进政坛、掌控辽国大权时,她必须遵循大辽的制度,一举一动都要遵循“北班国制”。连太后和契丹官僚都是穿契丹服饰的,契丹贵族女子又如何能穿汉家衣裳?
那么,辽代时期,皇帝、大臣的穿着是怎样的呢?
辽国将皇帝祭服称之为国服。《辽史·仪卫志》记载:皇帝在大祭中,“服金文金冠,白绫袍,束红带,悬鱼……饰犀牛玉刀错,络缝乌靴。”小祭时,“皇帝硬帽,红克丝龟文袍。”朝服则是“实里薛衮冠,络缝红袍,垂饰犀牛玉带错,络缝靴。”
平时上朝时,辽代的官服分为公服和常服。《辽史·仪卫志》记载:皇帝的公服,是戴紫、黑色幅巾,穿紫窄袍,腰间束玉带,或者红色袄服。辽国契丹臣僚的公服则是戴毡冠、纱冠。“毡帽以金花为饰,或加珠玉翠毛,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发一总。”纱冠的形制如乌纱帽,无檐,不掩盖双耳,额前缀有金花,上结紫带,不缀珠。
▍辽代男子袍服
辽代皇帝的常服,则是绿色窄袍,袍服内的服饰多用红绿色。臣子的常服则是身着紫窄袍,以黄红色条裹革为之,装饰物有金玉、水晶、靛石等。
另外,北方气候寒冷,裘皮是必备的,高官显贵者披貂裘,以紫黑色貂皮为贵,青色貂皮次之。低等级官员使用貂毛、羊皮、鼠皮、沙狐等制作的裘衣。
《燕云台》电视剧中,关于辽国皇帝、皇室的戏份不少,诸如辽穆宗耶律璟、辽太祖阿保机第三子耶律李胡等,不过,在剧中,他们的袍服除了左衽这一显著特征外,关于契丹的民族服饰特点并不显著。
契丹民族袍服与中原汉族所穿的缺胯衫有所不同,契丹族的袍服不在两侧开衩,也不是无缝的直喇叭筒,而是在后臀部开衩。开衩的两片以纽扣固定在一起,骑马时解开扣子。袍服里面是中单(袍服里面的一层),中单有直领与圆领两种,中单外扎有红或蓝色的布带,还有两个带头,它们垂下与膝相齐。
其实,辽国北班官员的服色同样比较单一,主要是红绿两色。一般臣民的长袍朴素,颜色灰暗,多采用铜绿、暗蓝、褐、赭石等中间色调的衣料。
《燕云台》中,太平王、明衣大王、萧思温宰相都属于北班官制,服色繁杂,并不符合辽国实情。假设服色多样,用于南班官员,倒还说得通,毕竟南班官服有紫、红、绯、绿等多色。
这也是有历史的原因。契丹本是游牧民族,该民族所处的纬度气候寒冷,使用皮毛制品较多,纺织品基本依靠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服饰的实用性大于美化性、时尚性,款式也较为单一。
《燕云台》中韩德让在未做统领前,拜访宰相萧思温时,其着装就非常前卫、时尚,圆领衫并带暗翻领,用金属扣,缀以环扣装饰。这样的服饰,辽人做不出来,放到今天都属于时尚款。
辽代女子穿什么服饰
《燕云台》女主角是萧燕燕,剧情的发展与萧府三姊妹的人生有很多关联。那么,契丹民族,尤其是女性的服饰又有什么特点?契丹民族的服饰以长袍为主,男女都穿同样的长袍。式样一般为圆领窄袖,紧身瘦长。衣襟向左掩束,即左衽。袍裾曳地,袍子左右两侧开衩。
辽国女子袍服又称襜裙。《金史·舆服志》记载:“妇人襜裙,多以黑紫。上编绣金枝花,周身六襞积(襞积,指衣服上的褶裥)。上衣谓团衫,用黑紫或皂及绀,直领左衽,掖缝两边,多为双襞积,前拂地,后曳地尺余,带色用红黄……此皆辽服,金亦袭之。”绀色为带有紫色的深蓝色,是蓝色系中最深的颜色。可见辽代女子长袍内有白色交领内衣,下身在袍内穿裙,腰间束锦带,锦带的两端长长地拖在身后。
内蒙古兴安盟代钦塔拉辽墓出土过这种女子团衫。这件团衫为直领、左衽,它用黄褐色菱纹罗织成,两侧不开衩,衣长154厘米,袖长192厘米,袖口宽16厘米,下摆宽115厘米。另外,在内蒙古巴林左旗炮楼山的辽墓壁画中,也绘有着契丹传统袍衫的捧盂仕女形象。
▍契丹传统袍衫的捧盂仕女形象
辽国女性服饰的服色远不如汉人服饰那么艳丽,除红、绿色外,其他以黑、紫、褐深色系为主。当然辽国皇后的服色远比其他命妇(泛称受有封号的妇女)的服饰艳丽,《辽史·仪卫志二》记载:小祀,皇后戴红帕,穿络缝红袍,悬玉佩、双同心帕,脚蹬络缝乌靴。命妇服饰的服色,则依据所属本部旗帜的颜色。
皇后的常服,有紫金百凤裙、杏黄金缕裙等,虽是契丹族服饰,其名称与款式接近汉服。大概是契丹推行汉化政策之后改良的服饰。《燕云台》中的辽国女子的服饰非常漂亮,色彩艳丽,除了左衽这一显著区别,其他方面似乎与汉族服饰没有多大区别,这点应该注意。
辽代凤冠形式多样
契丹族与汉族,辽代服饰与中原服饰,完全是两个文化背景下的两个体系。虽然辽代存在民族服饰与汉服并存的情况,但是契丹的窄袍、左衽,与汉族宽袍、右衽还是有很多区别的。除此之外,冠帽区别也很大。在辽代,冠帽除了御寒,更多体现等级。《辽史》记载:除了皇帝和有一定地位的官员可以戴冠、巾,其他人一律不许私自戴巾帽。无论盛夏寒冬,中小官员和平民百姓都只能光着头顶。契丹常用的帽子,是用毡子和皮毛制成,上面有金色花饰。除了帽子,贵族还可戴黑巾,冬天也能戴毡笠。
从这一历史记载来看,《燕云台》中对于冠帽的使用,并没有那么严格,这与历史有所差异。
根据历史记载,辽代皇室喜欢金饰和金冠,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很多辽代的金冠、鎏金冠以及银冠等。凤冠始于汉代,是女子冠帽中最贵重的礼冠,重大场合必须戴凤冠。自中晚唐以来,妇女戴冠的日益多见。五代时有“碧罗冠子”、“鹿胎冠子”等名称,宋代此风尤盛。到了南宋时期,凤冠形制在凤形之上,又加了龙形,称为“龙凤花钗冠”。南薰殿藏宋代原画《宋真宗章懿李皇后像》戴的冠子特别高大,装饰繁复,冠上饰有多条龙、凤。大体上可以称之为“龙凤珠翠冠”。
《燕云台》中也有与出土文物对应的金冠。剧中,宰相萧思温长女萧胡辇与太平王耶律罨撒葛使用的金冠,就是按照出土的辽国鎏金银冠仿制而成。
这两顶鎏金银冠出土于辽宁建平县张家营子乡的辽墓以及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辽墓。张家营子乡辽墓出土的金冠以较薄的银片捶卷而成,形似头箍,前高后低,呈山字形。内蒙古辽墓的墓主为辽圣宗时期的陈国公主,这顶金冠以四块圭形银片拼合成圆筒状,以银丝缀合,两侧各竖立一高翅,翅高于冠顶,冠体有镂空花纹。剧中,萧胡辇金冠造型实际是糅合了陈国公主银冠与辽代皇后凤鸟金冠的形制。
▍辽代金冠(辽宁张家营子乡辽墓出土)
▍辽代高翅鎏金银冠(内蒙古辽墓出土)
辽代皇后应该戴镂空凤鸟纹金冠,此金冠也有实物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这顶金冠是高筒形状,冠体由四片花瓣形金片拼合成圆筒形;冠正面居中錾刻火焰宝珠,两侧为两只展翅鸣叫的凤鸟;冠顶正中缀鎏金的金翅鸟,该鸟双足踩在莲花座上,尾巴高高翘起,展翅欲飞。整个金冠造型端庄、制作工艺复杂。
▍辽代镂空凤鸟纹金冠(甘肃省博物馆)
辽军铠甲品质一般
《燕云台》中契丹武士的铠甲包裹严实,制作精致。例如太平王、韩德让麾下的将士铠甲就非常精致,而实际上辽国铠甲品质一般。
辽朝的军戎服饰包括头盔、身上所穿的甲、腰间的扦腰和革带、战袍、弓囊箭袋以及马甲。他们的头盔按材质分为三种:铁制的是铁盔,皮做的为皮笠子,毡缝的称为压耳帽。
辽军武士铠甲由甲身、胸甲、吊腿、覆膊四个部分组成,如果加上头盔,覆盖到除手臂、足部的部位。尽管辽国全民皆兵,但士兵们使用铁盔、铠甲并不普遍,主要由重装骑兵即铁鹞子部队使用,而且人数并不是很多。其他军种使用皮笠子、毡帽,保护性就比较弱。
辽国精锐骑兵铁甲,采用唐末五代和宋代式样,以宋为主。与宋代铠甲相比,辽军铠甲的腿部比宋代的铠甲短;腹部有圆形护甲,用皮带吊挂在腹前;胸前有圆形护甲,如同护心镜一样;足背上也有护甲,这比中原地区使用的早。
辽国铠甲除了金属制品外,也有皮甲。皮甲在肩、胸、腹等主要部位装饰了铁件,相当于是复合甲,一部分是皮,另一部分是铁。
▍五代契丹侍卫服饰泥塑
辽国宫中侍卫并不穿铠甲,当时尚无锁子甲那样的软甲。只有辽国君主才穿轻巧、小形的衷甲护体,并将衷甲穿在袍服里面。《辽史·仪卫志二》记载:“太祖丙寅岁即皇帝位,朝服衷甲,以备非常。”由此可见,《燕云台》中辽主身边的侍卫皆着铠甲戎装,并不符合史实,至于韩德让的斜背铠甲,辽代历史上就没有过。
重大典礼辽国皇帝穿汉服
前面提到,辽代契丹族臣僚穿本民族服饰,但是辽代的国君却不穿契丹民族服饰,而是穿汉服。特别是在祭山等重大典礼时,辽国国主也穿汉服。
这与辽圣宗开始倡导汉化有很大关系。辽圣宗时期,重用汉人,比如韩匡嗣、韩德让父子曾先后作为南京幽州府(今北京)留守,以军功得到重用。韩德让后来得到萧太后倚重,兼领北、南枢密使,综理军政,成为皇帝以下最高的执政者。自辽兴宗重熙(1032-1055)以后,凡大礼都改用汉服。根据《辽史》的记载,辽代后来按照汉族服饰制度,制定了皇帝、皇太子、诸王、官员的官服。
辽代皇帝有衮服、朝服、公服、常服;皇太子有进贤冠、进德冠;亲王有远游冠;官员有进贤冠等。辽代皇帝祭祀宗庙、遣上将出征时穿衮服,其样式与中原汉族的皇帝衮服基本一致。辽代皇帝的常服为“柘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这也与《旧唐书》《新唐书》等记录的唐代皇帝常服一致。需要指出的是,通天冠、远游冠、进贤冠、进德冠、翼善冠等都是汉人的冠帽,此时被辽国拿来使用,说明辽国对中原服饰的尊崇。
《燕云台》剧中的韩德让,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辽史·耶律隆运传》记载:耶律隆运即韩德让(941-1011),“有智谋,明治体,喜建功立事。”他出生于辽国世侯大族。唐朝末期,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被契丹人俘虏到辽国为奴,但到了韩德让父亲韩匡嗣时,由于韩匡嗣能征惯战,他成为辽国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韩德让从小就受到父亲在辽国征战的熏陶,有勇有谋,为辽国立下战功,得萧太后重用,后来他成了辽国的“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