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精通儒佛道三教的高士,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古有姚广孝,刘伯温 ,王猛,耶律楚材,都是安国定邦的大材,足以青史留名,今天细数近现代学者高贤,屈指算来,能够精通儒佛道三教的人,也只有南怀瑾一人而已。
南怀瑾具体的成长经历,网上已经有很多作者叙述,笔者也就不一一赘述了。
这里只说三点:
第一点,南怀瑾天资极其聪慧, 这是肯定的,以他60年的讲学经历来看,南怀瑾恐怕是一个“悟道”的人,这是因为他对于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医学、卜算、天文、拳术、剑道、中外学者思想,甚至是古诗词都信手拈来,处处充满着智慧, 样样精通,这样人极不常见。
普通人一辈子潜心做一件事,恐怕都不能达到最顶级,但是南怀瑾却将古今中外的一切学识揉合到了一起,这绝非常人所能及。
第二点是南怀瑾火化之后, 居然有“舌舍利”留存于世。
笔者一直认为,一个人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就会在肉身之中产生精微之物,这也是历史上高僧留下 舍利子的原因(当然这点,有待于商榷)。
现藏于成都文殊院藏经阁之中,每月第一个周日开放祭祀,如果有疑问的朋友,自可以上山一见真身,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第三点,南怀瑾做出很多预言,当时来看,绝不可能,但是现在来看,很多都成为现实,或者是即将成为现实 。
其一:1974年,南怀瑾在给政界,商界人讲《历史的经验》时,曾经做过一个预言,中国从1987年(丁卯年)转运,有两百年大运。
有人问南怀瑾何出此言, 南怀瑾说 这是出于历史的经验,虽曰天命,也是人事的变化。
1985年苏联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后, 与中国关系正常化,1987年撤离了在中国边境的百万军队, 这也使中国直接和间接的上亿人不再备战,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极大的解放了人力,这就不是当年南怀瑾所说的人事的变化吗?
最近二十年,中国更是突飞猛进,距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亦不远矣!
其二,1980年,南怀瑾应卡特政府的财长邀请参加宴会 ,在宴会上南怀瑾讲美国有二穷一富,也即是民众都是货款很穷,国家发行国债也很穷,只有资本家富有,这样的安逸但是扭曲的日 子之下,美国一定会衰弱,最后中国一定会取代美国。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别说和美国差距巨大,就是面对日韩,在经济上也是处于劣势的,当时认为香港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了,更遑论美国了,那时都以出国到美国为时尚 ,那个时代说中国会超过美国,那不谛于天方夜谭。
但是,南怀瑾很有信心,只是解释说,国与国最后较量,一定是文化的较量 。
美国只有两百年历史,其骨子还是英国那套海盗思维,也就是抢,也可以说是没文化,最后一定会失败。
其三:南怀瑾对于中国未来充满信心,30年前亦曾预言“将来要是不懂中国文化、不懂中文,就会吃不开。”
其四:南怀瑾对于未来的婚姻制度的预言,那就更惊人了。
未来不止中国,整个世界都没有婚姻制度了,将来都是拍拖一下就好了,没有家庭了。
南怀瑾几十年前就看到了这一点,但是没人信,但是现在再看,现在的现实 ,中国的年轻人多少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也就是没有家庭制度了,生活也坏了。
这个预测真是太准了,被南怀瑾不幸言中了。
其实,南怀瑾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开始为这个做准备了,南怀瑾在中国首倡儿童读经,就是想要恢复传统文化,讲女性的教育,其实就是要来解决现在的这些问题,可以说 是未雨绸缪。
南怀瑾讲学六十年,比起佛陀还多了11年,最后几年里,他一直都很伤心,他知道弟子里没有一个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的,一个都没有,到后来,虽然他可以活得更久,但最后他还是不想驻世了。
南怀瑾在辞世前已经多次示寂,在太湖国际实验小学第一届毕业典礼上,南怀瑾对这批刚毕业的学生说:
“以后不能靠太老师了,要靠你们自己了。”
相信读到此处的朋友们,一定会感受到南怀瑾那时的悲痛和不舍。
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生,南师在逝世前却手书二字:
平凡。
南怀瑾一生讲学六十余年,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给青年学子上课,真可以称得上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生致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主张东西精华文化融合,造福人类未来,著述达到55卷之多。
其中《论语别裁》《金刚经说什么》《如何修证佛法》《静Z修道和长生不老》等书,已经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的入门经典,影响非常广泛,仅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就已出版达到了2000万册。
虽然 南怀瑾没有指定衣钵传人,但是这些读过他的著作的人,也在无形中继承了他的精神,这相当于为传统文化撒下了种子,但看将来苗生何处,花开哪时就是了,旦兮复兮,南师开拓的文化大道,必将更加广阔。
一个人能与善知识结缘,那是累世修行的善果,人寻书,书亦寻人,结缘南师的巨著,可以为一个家庭增加气运。
下面这套南怀瑾选集,收录了南怀瑾所有代表性著作,红色封装,实在是是收藏上品,尤其是适合送礼,高端大气上档次。新书上架,更加实惠。
当然,如果您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又对南怀瑾的智慧心向往之,不妨读一下南怀瑾的著作的精简版《南怀瑾谈中国智慧》一套三册,更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南怀瑾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的一生堪称传奇,而要说最为传奇的事情,恐怕就是他去世前以及去世后所发生的事情了。
在许多人眼里,南怀瑾最后的日子简直可以用“离奇”来形容,他在因病入院之后,写下了四个字,没多久就盘腿入定,10天之后才“真正”去世,而后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许多人难以置信。
因病入院,写下四字
南怀瑾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还是一名武术家,师承武学泰斗施承志。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南怀瑾给人留下的另外一个深刻印象,则是他精通于儒释道三家,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
南怀瑾一生的经历其实已经可以说是十分传奇,他幼年时接受传统的启蒙教育,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但在乐清第一小学读书的成绩却并不太好,他在毕业考试时考了倒数第一,只拿到了肄业证书。
17岁时,南怀瑾前往浙江国术馆习武,在那里他的成绩又成为“最好的”,深受老师的喜爱。与此同时,他还接触了道家、佛家的典籍,对传统文化有着全面的涉猎。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南怀瑾进入过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也当过自卫团的总指挥,最后还前去台湾经商。
在台湾,南怀瑾最初生活得比较落魄,他的才华无人赏识,辛苦撰写的书籍也无人问津,直到他受到了杜月笙干将杨管北的赏识,日子才渐渐好了起来,而后,南怀瑾的《楞严大义今释》又受到了胡适的赞许,随后南怀瑾的名气也逐渐大了起来。
后来,南怀瑾曾在美国、香港旅居,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他还曾担任过浙江金文铁道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倡导并推动了金温铁路的通车。
晚年时,南怀瑾选择移居苏州,并创建了“太湖大学堂”来弘扬传统文化,直到2012年9月,南怀瑾因病入院,他人生最后的传奇拉开了序幕。
2012年9月14日,南怀瑾咳嗽不止,很久都不见缓解,当时南怀瑾的多名学生都在太湖大学堂看望老师,他们便建议南怀瑾前往医院检查。因为早在8月中旬,南怀瑾就已经因为身体不适而闭门休养了,但南怀瑾一直拒绝去医院就诊。
因为南怀瑾一生致力于研究和推广传统文化,他更加相信中医而非西医——或者说,南怀瑾一向是拒绝西医诊疗的。
但这一次,南怀瑾同意去医院接受诊疗,在当天下午6点多时,南怀瑾到达了上海中山医院,并接受了心电图、血压等初步的检查。
经过检查,医生开了消炎、化痰和利尿的药物,服药后南怀瑾的症状得到了缓解,病情也得到了好转。此后,南怀瑾又在医生的要求下做了CT以便进一步确诊病因,CT结果显示,南怀瑾的肺部有真菌感染,还有一些阴影,需要进一步检查。
而且,因为南怀瑾拒绝插管治疗,医生还表示那“一切就要靠自己了”。
在得知这一结果后,南怀瑾写下了两个字:“明白”,但他拒绝进行进一步、更加复杂的,甚至有创检查,等到自己的学生们再来看他时,他又写下了两个:“平凡”,或许这时候,南怀瑾已经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预感,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明白”“平凡”便是他留下临终前留下的最后4个字。
入定后10日仙逝
南怀瑾的学生表示,在医院的这几天里,南怀瑾很少躺下,多数时间是坐着的,可在写完这4个字之后,南怀瑾就开始活动自己的脖子、腰部,活动了几次之后,他便像平时打坐那样,盘腿稳坐不动了。
南怀瑾维持这个姿势坐了整整一夜,陪伴在南怀瑾身边的几位学生表示,整晚上南怀瑾都坐得非常安详,气定神凝,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发生。
一直到9月19日早上6点多钟——据南怀瑾的学生所言,他们忽然听到了南怀瑾的身体里传出了一个类似于“开关关闭”的声音,他们赶紧去看南怀瑾,发现他已经没有了鼻息,脉搏也近乎停止。
于是,他们赶紧通知医生前来查看,医生给南怀瑾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发现南怀瑾的心电图也近乎直线,要隔很久才有一个“微小”的凸起。
在看到这个结果之后,医生表示“不建议进一步检查”,因为南怀瑾已经过世,应当开始处理后事。
但是当时南怀瑾的瞳孔还没有放大,甚至脸颊也堪称“滑润”,南怀瑾的学生和家人都认为,他是“入定”了,在大家的商议之下,他们决定将南怀瑾带回太湖大学堂继续入定。
在9月19日下午4点多,南怀瑾回到了太湖大学堂,他被躺放在自己卧室的床上,每天有6人两班倒看护南怀瑾,并研究接下来应该如何处理。
一部分人认同医生的意见,认为南怀瑾已经过世,处理后事才是最为要紧的事情;但另外一部分则认为,这是南怀瑾“入定”之后的正常现象,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南怀瑾“入定”时,台湾医生也发现他的心电图呈现出一条直线的状态,据此,他们坚称南怀瑾并没有死。
而且,躺在床上的南怀瑾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例如他的身体没有发出异味,皮肤也没有变色,只是更瘦了一点,这似乎意味着南怀瑾并没有死亡。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9月28日晚,南怀瑾两名学习西医的学生从香港赶来,他们认为应当再用科学的手段对南怀瑾进行一次检查,以便确定他到底有没有死亡。
9月29日,两人从医院借来相关仪器,对南怀瑾进行了检测,最后他们宣布,南怀瑾已经没有生命迹象,遗体也已经显示出了“死亡的迹象”,直到这时,南怀瑾的死讯才终于被公布。
在确认南怀瑾仙逝之后,其学生按照佛家规矩其遗体进行荼毗——即僧人死之后的火葬。他们盖起荼毗所,并在9月30日开始进行荼毗。
据称,这次荼毗一共用了2000斤木柴,其中还包括一棵曾经栽种在南怀瑾房间窗外、在8月就被台风吹倒,还来不及处理的巨大银杏树。
这次荼毗烧了三天三夜才算结束,又经过了两天两夜的冷却之后,到了10月5日才真正“开炉”。
南怀瑾的学生在检视其遗骨时发现,他的头骨依然保持着90%的完整性,甚至头骨上还有多处呈现出金色,而且,他的舌头、舌根都没有烧坏,变成了透明的“莲花舌头舍利”,除此之外,他们还拣集上百颗舍利子。
据称,头颅完整代表着功德圆满,而舌头舍利则代表着说法无误,这似乎是在表示南怀瑾这一生“功德圆满”。
对于有着佛教信仰的人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些事情听起来太过于离奇,而且,就算是南怀瑾的学生,也并没有全部接受这一切。
南怀瑾身后留下的争议
实际上,在南怀瑾去世之后,他的学生、家属之间甚至还多有争议。例如,南怀瑾的学生向子平就曾对于这些说法提出质疑,他坚称南怀瑾在2012年9月19日就已经在上海中山医院因肺癌而病逝。
向子平表示,当时他和妻子在七点半时就已经通知大家称,老师心跳停止、脉搏和呼吸全无、血压无法测量,脑电波也停止了,他们还在9点半时赶到医院见了南怀瑾最后一面。
向子平批判称,就是因为这样,当时才会有南怀瑾逝世的消息传出,可南怀瑾的一部分学生——也就是所谓的“秘书帮”——却坚称南怀瑾只是“入定”,还会“复活”,甚至还妄称南怀瑾“要吃蛋炒饭、要吃鱼”,“把持”着南怀瑾的遗体。
他同时还表示,说南怀瑾的遗体没有任何变化的说法,完全是捏造的。实际上,由于当时天气炎热,就算南怀瑾的房间里一直开着空调,但在9月29日之前,也早已出现了尸斑和异味,只是那些把持着南怀瑾遗体的人拒不承认。
向子平指出,南怀瑾在离开太湖大学堂前往上海就医时,曾多次要求将此事“赶快通知大家”,实际上就是通知那些追随了南怀平数十年的学生们他入院的消息。
可能他当时就已经有预感,但是“秘书帮”的成员却隐瞒消息,既不告诉他们南怀瑾入院,还坚决不肯承认南怀瑾已经仙逝,而他们这么做,就是为了争夺南怀瑾所留下来的遗产。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那些追随了南怀瑾数十年——甚至长达六七十年的师兄到场“坐镇”,他们就不可能结党营私,也不可能再捞到什么好处了。
不过,这一切也只是他们内部的争议,谁也拿不出确实的证据。对于我们而言,如果愿意相信,那么不妨将南怀瑾生前身后发生的一系列离奇事件都当做某种“功德圆满”,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或者说,这似乎是更加符合南怀瑾传奇一生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