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潮流文化和人文运动。当时尚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中,人们对于潮流文化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攀升,消费升级成为大势所趋,追求时尚、注重品质成为新的消费趋势。而在此时,毒(得物)也应运而生。
那么,今天小来就帮助大家全面拆解毒(得物)背后的故事。
1. 市场现状
消费观念转变
在消费升级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观念从当初的“穿得暖”已经发展成现在的“穿的好”,消费者已经从物质消费层面转换到了晋升层面,年轻的消费者更是注重品牌的价值,文化等。
球鞋文化
随着NBA的发展,篮球运动逐渐在大众中风靡,篮球巨星们在缔造自己的传奇同时也带火了球鞋装备,越来越多的球迷追捧球鞋和其背后的球鞋文化。
缺乏市场
球鞋市场舆论混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担心在天猫或者京东花重金淘到假货,市场上缺乏专业鉴定球鞋的平台。这时毒(得物)以提供专业鉴定服务和垂直耕耘潮鞋的平台崭露头角。
2. 得物如何连接用户和商家
质量把控
卖家以货源供应方的形式存在,仅提供自己拥有的款式、尺码、出价等货源信息,将货源发布至平台。待平台鉴定真假之后,才能够进行交易,这样很有效地控制商品的质量,有效地降低了消费者购买到假的产品。
鉴定服务
在早期,毒(得物)一直专注于为球鞋爱好者鉴定正品。用户可将自己购买到的球鞋上传至平台,平台将通过专业的鉴定,鉴别鞋的真假,之后将反馈用户。平台收取相应的费用,用户也得到了专业的服务,实现双赢,同时平台还可以通过口碑营销等积累更多用户。
交易方式多元化
毒(得物)有两种交易方式:
第一种:中介型,平台只提供交易的渠道和对商品进行检验。采取卖家发货—平台进行检验鉴定—买家收货的方式。
第二种:自由性,用户满足平台的信用分后即可作为卖家出售正品货物,买家如果对价格不满意还可以发起求购。
3. 得物如何提升用户转化
大量优惠券
新用户注册毒(得物),即可获得相应的几种大额优惠券,通过优惠券可以实现购物优惠,包邮等政策。新用户第一次使用毒(得物)还可以获得免费鉴别一次,帮助平台对新用户进行转化。
严格筛选卖家
毒(得物)在商家环节也采取许多相关的措施来保证买家收到的商品是真品的。那么首先就是提升商家的资质,引进高质量的商家入驻。
4. 选择来客推定制开发
1. 量身定做,合理方案
梳理用户需求,结合用户真实情况和市场特征,量身打造合理方案。
2. 设计人性化
资深设计团队,站酷前十大神亲自指导,设计美学与人性化交互的完美融合。
3. 全终端部署
网站+小程序+app助力企业布局全网,多端数据打通,统一后台管理,线上+线下覆盖全场景营销。
4. 迅速响应服务
专为客户组建7X24小时在线服务群,极速解答客户的疑惑和处理问题。
图片来源@unsplash
文丨20社,作者丨仉泽翔,编辑丨罗立璇
低调的得物,站上风口浪尖。
先是平台上有人把一双1499元的李宁炒到48889元,翻了33倍。风浪将息之际,得物又对线唯品会,指控唯品会销售的Gucci腰带是假货。
对于得物而言,成也鉴定,败也鉴定。正是由于得物早期用“鉴定”把住了限量球鞋交易的生意,让用户产生足够的信任,才能让炒鞋交易水涨船高。同时,这也让从中赚取交易费用的得物获利,继而开展奢侈品等新品类业务,带领潮人用户不断买买买。
但另一方面,得物草莽起家的鉴定业务,依然存在没有客观标准、职业定义模糊、选拔过程模糊等多种问题,并且引发了本次和唯品会的真假Gucci事件。可以想见,这应该不会是得物的最后一次鉴定疑云。
实际上,绝大部分互联网产品以一项崭新的理念迅速攫取市场以后,随着组织发展,都会发现系统性漏洞,比如脸书现在面临的隐私问题,快手电商现在面临的监管问题,以及早年淘宝的中供系大清理。要处理这样的问题,固然需要极大的耐力和勇气,但也恰好是让外界辨别真正的好公司的机会。
01、球鞋背后的生意如果要评选当下年轻潮人浓度最高的社区,得物称第二,确实没人敢称第一。在2020年之前,得物还叫“毒App”,是国内最大的二手球鞋交易平台,以球鞋为根基,扩展到潮服穿搭、潮流单品转卖,比如BE@RBRICK的小熊,甚至是科尼塞克的跑车。
尽管得物上的潮品琳琅满目,不过仍然要承认的是,得物爆发式增长和2019年以来的炒鞋风潮密不可分。彼时,尚未改名的得物一端连接起千万级规模的球鞋需求,另一端拉动着数量稀少的限量款、联名款球鞋。供需关系的失衡,让球鞋的价格暴涨,从而形成巨大的套利空间。
球鞋鉴别最早兴起,是因为球鞋爱好者最早要购入稀有的限量版球鞋时,不得不以海淘、代购等非官方的渠道进行购买,货源鱼龙混杂。消费者为鉴别真伪,就需要到虎扑等社区,寻求“大神”来帮忙。到后来,这样的形式走向平台化,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得物和nice等转售平台。
为了解决真假难辨的痛点,得物则输出了一套专属于自己的鉴定标准,即防伪四件套:得物鉴别证书、认证鞋扣、包装盒和胶带。同时拥有四件套的商品被称为“过毒”,也就是通过得物(毒App)的鉴定为真。
到现在,得物已经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网购模式。
在得物,一款鞋的购买链接背后,可以是无数个活跃卖家,或者是淘宝店铺。价格由卖家决定,得物并不直接参与定价,而是负责筛选出最低价推荐给买家。买家买入后,再由卖家发货给得物,经鉴定后再发给买家,整个过长最少要耗时一周。
在这个定价机制的作用之下,许多明星或球星上脚过的热门球鞋,它的价格会存在实时变动的情况,而得物也会随时更新最近2小时内,买家买到这款鞋的价格。
得物平台上李宁热门幻影系列跑鞋售价(图源自作者)
炒鞋的人多了,作为撮合平台的得物,自然赚得盆满钵满。据媒体披露,得物每卖出一双鞋,会在中间抽取5项费用,分别是技术服务费、转账手续费、查验费、鉴别费和包装服务费。这意味着,单款球鞋的价格越高,得物能够赚取的费用就越高。
那么得物最终能靠球鞋交易赚到多少钱呢?“得物”公开的营收数据显示,2018年中旬得物APP每月GMV已经接近2亿元,2019年全年GMV可达60亿-70亿元,到2020年初,得物的月活用户已达到4000万。
这远远未到得物的天花板。美国球鞋交易平台StockX在2020年的GMV是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
但问题是,转售市场鱼龙混杂,在其中又想当运动员又想当裁判员的得物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2020年6月,中消协点名得物,其在监测期内共被搜到8735条负面相关信息,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等问题,相关负面信息分别在6月9日和18日出现两次峰值。
得物引以为傲的四件套标准,也早已被找到漏洞。3月18日,上海市公安局破获了首例第三方鉴定平台防伪标识被侵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额高达700多万元。据媒体披露,涉案的“第三方鉴定平台”就是得物。
在1688上依然可以买到“四件套”(图源自作者)
犯罪团伙一边“克隆”了多个和得物相似的虚假网页,一边生产、销售假冒的得物平台鉴别证书、认证鞋扣、包装盒和胶带等防伪“四件套”。据犯罪分子交代,生产一套仿冒的“得物四件套”成本不到3元,却可以卖到20元以上。
02、险恶的鉴定江湖鉴定是得物成长起来的核心点,但也成为了得物最显著的问题:鉴定师能力水平如何,仅是得物的一家之言。
球鞋鉴定师目前仍然不是一个得到劳动部承认的正式职业,鉴定师的行为缺乏标准约束,能力也大多参差不齐。得物上球鞋鉴定师的准入门槛也仅是由平台审核,授予其“鉴别师”资质,即可参与鉴定。
业内较为知名的鉴定师都有着大同小异的成长路径:小时候爱看球,连带着也喜欢球鞋,家里藏着一厚摞《灌篮》杂志,专捡最后几页球鞋版块读,《size》也是课后的必读书目。互联网兴起后,他们开始混迹虎扑或者贴吧讨论球鞋,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开始收藏球鞋,玩得多了自然也就摸索出来一些规律,开始帮同好鉴定,逐渐有了些名气。
依靠国内最大的篮球社区虎扑,得物做球鞋鉴定几乎是水到渠成。一位鉴定师告诉全现在,得物早期的鉴定师几乎都来自虎扑,属于邀请制,最早的鉴定团队也只有十几人。
而现在,根据得物APP数据显示,它当前拥有由平台认证的131位鉴定师,截至2021年4月13日,累计鉴定1.19亿件。其中,人气高的鉴定师已累计鉴定球鞋超过331万双。
但随着球鞋市场逐渐繁荣,精英化的小团队作战显然不能满足庞大的用户需求,得物的鉴定师团队开始扩张,门槛也随之降低。
得物App显示,目前,只要答对50道球鞋鉴定测验题,即使是普通用户也可以注册鉴定师参与球鞋乃至奢侈品的鉴定,随着活跃度的提高,将获得更高的曝光量和推荐量,如果成长为“鉴别王者”将成为平台合作鉴别师。
2019年,Air Jordan复刻黑红配色AJ6。这一经典配色被假鞋厂商盯住,大批假货流入市场。据球鞋自媒体“原价帝”报道,一位鞋友同时购入300双这一配色球鞋,均为假货。
耐克AJ系列篮球鞋一直是造假重灾区
根据鞋圈自媒体报道,这批假货无法被鉴定有三重原因,其一是假鞋厂家用料确实扎实,使用了真鞋的材料。其二,这款鞋正品鞋款的中底是被制版覆盖的,无法查看中底走线和注胶孔,鉴定师在鉴定过程中无法差异这一细节,鉴定最后一个bug就这样被堵住。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大批知名鉴定师被收买,参与造假。GET鉴定组负责人@Ben与999 在微博喊话称,假鞋厂家花20万元收买他被他婉拒,随即遭遇了人身威胁、上门堵截、电话骚扰,对方甚至知道他家人的姓名和地址。在他的微博中点名,鞋圈内多位知名鉴定师参与了这批假鞋的造假。
现阶段,鉴定球鞋仍是一门经验学,对于鉴定师来说也是一场名誉的。一位球鞋鉴定师告诉全现在,“现在仍然没有100%靠谱的鉴定标准,只是在耐克、阿迪没有做出完美防伪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鉴定鞋款是球鞋市场目前公认的可靠度最高的判断真假的方式。”
2020年6月,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发布了一份行业团体标准《运动鞋鉴别通用要求和判定方法》,但只属于推荐性标准,仅供业内自愿采用。就在这份行业标准中,也仍然沿用查看中底走线、注胶孔、鞋标、合格证等细节的常规做法。
显然,鉴定师肯定会有走眼的时候,在球鞋市场,只要不是从品牌房手中直接买入的球鞋均有被造假的可能,不同鉴定师对一双鞋各执一词的情况也经常出现。而这样一套粗糙的鉴定体系,也无法保证鉴定师和第三方卖家之间没有勾连和利益输送。
“如果你非得知道一双鞋的真假,那你就最少去找三家不同的鉴定平台去看,同行们都是死对头,肯定拼了命的去挑对方的错,要是都鉴定为真,那肯定没问题啦。”一位鉴定师对全现在说。
撰文 / AI财经社 马微冰 邵蓝洁
编辑 / 董雨晴
得物有毒?兴高采烈地挑了两周后,周宇终于在得物App下单了一双篮球鞋,满怀期待的收到后,上脚一试,小了。原本他觉得没什么,“找商家换个号的事”,却在点击进订单后发现,根本不支持退换货。这让用惯了淘宝的他一时间感觉有点无语。“售后体验实在是太差了。”
在官方客服的指引下,周宇只得注册成为得物卖家,将购买的商品再次卖出,以减少损失。周宇原本想原价卖出,但因为得物App要收取相应的手续费,如果按照这双鞋的原买入价789元卖出,周宇能拿到手的钱只有690元,再加上邮寄到得物仓库的邮费23元,这双新鞋在周宇家里才经历了“一日游”,就让周宇净损失122元。
不过,周宇觉得也算是自己大意了,听身边鞋圈的朋友推荐才在得物App买鞋,自己却没有仔细了解平台规则。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周宇感觉不对味。当他以卖家身份发布该款商品时,却发现卖家端对于“7天无理由退换”有着明确的提示和规定,甚至部分商品,得物还会支持卖家购买“售后无忧”服务,通过支付这部分服务费,让卖家免除售后责任,而相应的售后服务由得物平台来完成。但有用户反映,即便是购买了“售后无忧”服务后,在买家端该笔订单仍旧不支持售后的退换货服务。“这不是欺负消费者吗,明明可以提示清楚,却选择弱化这部分。”
对此混迹鞋圈数年的得物资深卖家冠林,早已见怪不怪。作为一个在得物App一年可以买20双鞋子的老玩家,他告诉AI财经社,“新手最好不要在得物上买鞋子,因为得物上的鞋子来源很多,尺码跟国产尺码差别明显,而且不能退换,水很深。”
实际上,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类似的投诉也有很多,消费者寻求退换货服务,却被客服引导注册卖家,只能自行进行售卖。
在黑猫投诉平台进行搜索,得物App的投诉量超过10万条。此前,得物App曾叫毒App,投诉数量也达到2.3万次,其中多数消费者直指App售假。AI财经社就无理由退货标准向得物官方求证,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许多新用户们并不知道,得物App本来的名字不叫得物,老用户们还是习惯于称呼得物原来的名字——“毒”。
早在2015年时,虎扑体育的联合创始人杨冰带着原班人马创立了毒App,定位于提供球鞋文化和潮流资讯,虎扑论坛装备区的“鉴定功能”也被延续下来,毒App也为用户提供潮品线上鉴别服务,由此顺势成为用户之间的撮合交易平台。
在毒App上卖东西的往往是两类卖家,机构商家和个人,而得物为其提供鉴定服务。买家下单后,卖家将商品寄往毒App的仓库,由毒App的鉴定师进行鉴定,确认为真品且不存在买家无法接受的瑕疵后,才会被打包发往买家。
因为解决球鞋交易中的假货痛点,得物App获得了球鞋爱好者的认可,也虏获了资本的认可。
从天眼查App信息来看,得物目前有三轮披露过的融资。分别是2018年10月份的天使轮,投资方为虎扑体育和动域资;2019年2月,完成Pre-A轮融资,获得来自普思资本、高榕资本和红杉资本中国投资的5000万美元;当年4月份,得物再次完成来自DST的A轮融资,融资密度极高。
普思资本的老板王思聪一度还成为得物的“野生代言人”,为得物赚取了不少流量,让其迅速火热至大众层面。
深陷炒鞋风波和消费者的投诉相比,对得物而言,其在社交平台上被关注的更大的麻烦在于“深陷炒鞋风波”。
几天前,得物社区内出现了一双标价高达69999元的篮球鞋——"闪电倒钩"AJ1,虽然它是由美国说唱音乐人Travis Scott、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fragment design和Air Jordan三方联名打造的限量款,但这个价格仍旧远高于市场认可的常理价格。通常来讲,这双发售价格仅为1599元的限量款,因数量有限,有轻微的溢价算是正常的。
但这双鞋最终在得物挂出了69999元的天价,近乎44倍的溢价,引起了网友关注。9月21日晚间,得物针对此发布了《关于"AJ1闪电倒钩三方联名款"价格波动说明》,并对这双天价鞋做了下架处理。”但下架的原因仅仅是,价格存在波动。
得物给出的解释也十分“冷静”,“因其特定的三方联名稀缺属性存在一定价格波动”、“我们关注在国外多个电商平台的公开数据中,该款商品也存在相同的溢价”、“为某卖家个人所设置出价,且该价格下并无买家成交”。
得物似乎在拿国外平台为自己的高溢价开脱。而相似的争议事件,在今年内已经出现多次。
今年3月份,李宁韦德之道4全明星银白款等三款商品,在得物的价格出现了32倍的溢价,一双鞋的价格高达5万元。同样的天价出圈背后,得物表示,其作为平台不参与定价,但同时对涉及商品进行了下架处理。
“炒鞋”的标签为何总是与得物如影随形?这也与得物App发展之初倚靠的鞋圈文化密不可分。
00后冠林就是得物的重度用户,他会为自己看中的鞋子付出两三倍的溢价,最多的时候他曾在一年内买了20多双鞋子。在冠林的同龄人中,打球、讨论球鞋、买鞋,是一件再日常不过的事情,鞋子甚至是他们的“社交货币”,除了得物,还有NICE、识货这些也是他们常常溜达的平台。
但最近几次得物上出现的天价鞋,让冠林觉得平台开始有些“变味”了。
和冠林的想法类似,25岁的凌烁虽然年纪不大,但已混迹鞋圈数年之久。从虎扑社区到得物App,从凌烁手中交易的鞋子已有数十双。
这几年,得物炒鞋的风气越来越明显,他发现鞋圈有些黄牛为了提升自己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很多时候会在商品挂上平台第二秒,用另外的小号自己买下。“一般都知道不会发货,他们就是赌一下,就算不发货,也能赚个保证金。”通常卖家在得物App上架商品时,需要按照比例缴纳保证金,即为商品销售价格的5%,下限为28元,上限为1000元,交易成功后,会原路退还给卖家。但如果因为卖家原因导致的交易生变,那这部分保证金就会被扣下。凌烁说道,两年前凌烁看到有人在得物上出售一款倒勾标价4000多元,自己就拍下了,但最终卖家没发货。而得物平台的保证金规则,似乎也为炒鞋添了一把火。
凌烁称,对这些人而言,炒鞋一定程度上已经像炒股一样疯狂。
只有真正一手拿到鞋的玩家利润是最大的,“二级市场”的接盘侠相当于已经在高位接手,利润低、风险大,就像炒到31倍的李宁,很大程度上是会亏到手里的。
本质上,炒鞋者把鞋子本身当作是一种货币,而平台不需要为这个“货币”承担更多售后问题。
事实上,球鞋爱好者们早就感觉到得物的变化——与交易相关的模块和功能被不断强化,炒鞋氛围浓厚。今年春节前,凌烁成功抢到一款Adidas黑武士,入手价为1899元,这双鞋在得物上架当天便以3009元的价格售出。
看到李宁球鞋被炒至31倍的消息时,凌烁与好友都认为这是虚假的噱头。“什么交易记录都没有,也没有订单详情页,真实性有待商榷。我是不会去炒新潮流品牌的,这里面存在很大的赌性,现在入李宁有可能就是韭菜,不好出手。”另一位得物球鞋卖家宇峰提到,相比李宁、安踏,鞋圈普遍认为Adidas和Nike这种成熟的品牌,未来涨价空间更多。而5万元一双的李宁背后,肯定有人在炒作。
除了商品中介,得物还把触手伸向了金融领域。2020年底,得物上线“佳物分期”,为用户发放仅用于App平台消费的信用额度,主要合作方为乐信。
早在2019年10月时,央行上海分行就曾发文《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点名批评“毒App”炒鞋文化,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其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助长了金融风险,“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上述发文指出,炒鞋平台呈现出参与者数量多、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剧烈等特征。
被官方“实名认证”为“炒鞋平台”一个月后,得物发布了“鞋穿不炒”的倡议书。两个月后,2020年开年第一天,当时的毒App就启动了品牌升级,正式更名为“得物”。其定位也转变为“专注打造新一代潮流网购社区”,走“潮流+社区+鉴定+电商"的新模式。但只可惜,更名后的得物仍然因为天价鞋而上热搜。
得物到底靠什么赚钱?据多个公开报道显示,上世纪80年代,莆田因为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大牌代工产业发达,也因此滋生造假问题。而在莆田系泛滥的运动潮鞋中,鉴别也成为潮鞋爱好者的一个刚需。
有炒鞋玩家向AI财经社透露,“之前Adidas和Nike都曾经在中国有代工业务,制作技术和工艺比较成熟,一些有瑕疵的原料被倒卖出来,做成一模一样的鞋子,基本看不出来差别,其实,就是原版鞋,只是没有从官方渠道流通,这就需要鉴定’大神’的识别。”
鉴别逐渐成为球鞋交易最关键的一环,得物也因为拥有“先鉴别后发货”的模式被鞋圈熟知,并由此衍生出职业鉴定师生态,以及“毒包装”等商品标签。对普通用户而言,拥有“毒包装”的商品往往就代表真货。甚至在其他电商平台,许多商家打着“毒包装”的旗号,售卖商品,以证明自己的货品为真。
在这样的优势之下,有数据称,2019年得物App全年GMV已经达到60亿-70亿元。截至2020年初,其月活用户数已达4000万。不过,得物向AI财经社回应称,这只是第三方数据,并未得到官方认可。
得物又能从这数十亿的GMV中分多少羹?
通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增加“真伪鉴别”和“瑕疵查验”等分级环节,“得物”会在交易中扣取各种手续费。包括5%的技术服务费和1%的转账手续费,以及查验费、鉴别费和包装服务费。举例来说,一双800元上下的鞋子,得物将在交易过程中扣除近100元,而该笔支出将由卖家负责。也就是说,交易的金额越高,得物从中收取的费用就越高。其中,根据得物规定,技术服务费最低15元,最高249元。
一位潮流行业从业者向AI财经社表示,“鉴定服务在电商行业里是很重的模式,导致得物在这块业务上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实际上鉴定本身是不赚钱的。”
对得物而言,起家于球鞋鉴定,但也受限于球鞋鉴定,对其而言,在电商业务上的品类拓展与人群拉新,才是支持其继续发展的关键。
至少从品类和功能的不断完善来看,得物仍旧在向外破圈寻求增长。
打开得物App,也已经不仅仅是球鞋的天下。从类目可以看出,已经延伸到手表、美妆、潮玩、数码上,甚至还有汽车和艺术品。不过,在艺术品类目下,得物一方面在商品图片下标明,“先鉴别后发货,全新正品,假一赔三”,但同时又在页面下面用小字声明,“得物App作为电商平台,仅查验艺术品外包装,不进行鉴别。”
在不断破圈的过程中,得物也在逐步失去鞋圈重度用户的信赖。
球鞋卖家晓航与朋友无法理解,为什么在得物遇到的奇葩事件越来越多。他们从得物官网买的鞋子又从得物出售,最终竟然显示鉴定无法通过。“不同日期鉴定结论就不一样, 这种鉴定一点都不靠谱,让我们损失很多。”晓航气愤地说道,“现在很多新买家不信鉴定成果,导致整个行业氛围很差,而且得物现在相当于一家独大了,规则逐渐变成了他们一家说了算。”
还有网友吐槽,自己在得物买到的鞋子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但是鉴定通过了。另一名网友则分享自己在得物从事鉴定师助理工作时发现,从未见到过鉴定师本人,一直在流水线工厂工作。
失了鞋圈,讨好大众消费者未果的得物,在破圈的这条道路上走的显然不太顺利。商品鉴定的真假争执不断,面对炒鞋狂潮的褪去,得物的下一步究竟是走向何处,这个答案或许得物自己也在找寻。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周宇、凌烁、宇峰、冠林、晓航均为化名)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