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金海湖位于北京平谷区,得其名是因为北面有大金山,南面有海子村。金海湖原来的名字就叫海子水库。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拥有浩瀚水面的金海湖养育了湖畔周围的大小村落。以前,金海湖畔以挖矿为业,生态毁坏较为严重。近10年来,特别是2016年以来,金海湖以绿水青山为宝,向生态要财富,在绿色休闲生态文化旅游方面接连发力,从而使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起,群众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金海湖,真正变成了吸金聚宝的风水宝地,人人向往的诗意栖居之地。
+ + + + +
黑水湾,金水湾
+ + + + + + + + + + +
黑水湾,是金海湖畔一座四面环山的小村落。村子四周高中间低,号称“四不漏”,位置隐秘而险要。黑水湾最著名的是村西的长城遗存,有3000多米长。其次便是历史长达千年之久的淘金文化,因为村子北面有富蕴金矿的金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黑水湾有90%的人口上山采金。收入高的矿主一天便能获利上万元。打工工人每天的收入也达到100多元,是闻名遐迩的富裕村,1000多口人的村庄,一天就能卖掉5头大肥猪。
2004年,平谷区为了保证矿区安全和保护环境,对开采黄金的矿洞采取了封堵等方式,开始全面禁采。然而,多年的盗采已使山林生态几乎破坏殆尽。山上碗口粗的树木全部被砍光,用于支撑矿道,灌木草丛也被砍作柴薪取火。一度的乱采矿产淘金大潮,让大金山不堪重负,碎石遍布山林,河流惨遭污染,山峰千疮百孔,植被极其稀疏。采挖金矿废弃的石料被随意堆积在山坡下,一下雨便会形成黄褐色的泥石流。与此相应的是,村里常年采金的人几乎都患上了矽肺病等各种怪病。私自淘金的确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既害了自己也祸及子孙后代。
正是由于政府下定决心全面严格禁采,黑水湾村生态环境因此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十几年来,黑水湾村民给荒山秃岭种上了油松、侧柏、山杨等各种树木;在山间平地种上了杏、核桃、柿子等果树,光秃秃的大金山开始满血“复活”,重新变得郁郁葱葱。小树长成了森林,曾经消失不见的野生动物野猪、狼、狐狸、狍子、獾等又回来了。2018年起,黑水湾村积极实施造林工程。村民们纷纷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用于种树,每亩地每年给村民补贴1300元,并每年上涨50元。这样的补贴比村民自己种地收入还要高,因此大伙儿的积极性都很高。在短短两年间黑水湾村便植树造林2000余亩。这座一度因生态毁坏而暴露在视野之内的村庄,重新隐入青山绿树掩映之中,俨然成为了一座隐秘的世外桃源。
今天,黑水湾森林覆盖率已高达90%,苍峦叠翠如同道道绿色屏障,已然变成了一处绿水青山好风光。原先的淘金者变成了护林员,以前的淘金能手变成了淘金文化习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村里建起了生态教育基地,利用原先的金矿开展古法淘金展示和体验互动,引导游客参观金矿,模拟淘金过程,了解古法淘金术,带领游客追忆过往的采金生涯,讲述难忘的淘金故事。
“过去采金虽然收入可观,但风险大,而且落下一身病。”曾经的淘金者如此感慨道。2019年5月,黑水湾村建成了淘金文化博物馆、金水湾生态教育基地,决心把黑水湾打造成惠民、富民、乐民的金水湾,通过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让村民充分享受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黑水湾村原党支部书记贺庆泽说:“守着金山,望着黑水,我总想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本是金山,却让人家破人亡;本是财富,却让人不懂得珍惜。只顾眼前利不为后代想,这样的事做不得。”他从18岁就开始上山采金,对大金山的每个采金洞口都很熟悉,“每一个洞口在淘出黄金的同时,也埋下了数不清的血与泪。”
如今的黑水湾村,通过道路硬化、集中供水供电、关闭金山金矿、植树造林,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森林植被普遍恢复。山上,大片的爬山虎、荆条爬满坡,春天里野杜鹃缤纷绽放,各种野生动物相继出现。村民们有的在家种植果树,有的外出务工,酒局牌局不见了,村里时常响起的是文艺秧歌队的锣鼓声。黑水湾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守着金山的他们把村子改名叫“金水湾”。
“老淘金”关宗友说:“以前在黑水湾,每个人脑子里就装的一个字:钱。但是俗话说:穷金山,富煤矿。淘金就是在赌命。因为采金需要开山,开山需要用炸药,别的村子每天都鸟语花香的,黑水湾却每天都是巨雷声伴随着沙尘暴。那会儿,没有人考虑过将来,每天都只想赶紧挖到金子。”
2004年,关宗友金盆洗手,响应国家号召,专心种植果树,种板栗,种核桃,虽然收入远不及过去,但是他再不用提心吊胆地去赌命。他被授予了淘金文化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代表。他由衷地说:“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盼着我们黑水湾的山更美、水更清、天更蓝,盼着景区建成的那一天早点到来。如果需要我,我可以作为一名义务讲解员,为游客讲讲过去的故事,展示民间的采金手艺。大金山的绿水青山中,可以淘出新的金山银山。”
+ + + + +
泉水浸润的村庄
+ + + + + + + + + + +
黄草洼村是依傍在金海湖畔的一座美丽山村。全村只有138户,400多口人,而这里的民俗经营户就有30多户。2003年,黄草洼村被评为北京市级民俗村,后来又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名单。这是一个头枕着金海湖的千顷碧涛,背倚着燕山连绵不断的丘陵山脉的小渔村。
村子之美,美在泉水。黄草洼村泉水由山脉沟底和坡脚的多处裂隙中流出,向沟内汇成溪流。泉水溢流量受季节变化影响,日流量4000吨至20000吨,一般年份不断流。水质为重碳酸-钙-镁型。水温基本恒定在13℃左右。因此,即便是在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的冬季,泉水汇成的小溪依旧流水潺潺,溪内水草碧绿,生机盎然,与萧瑟严寒的季节形成巨大的反差。
走进村子,迎接我们的便是一条穿村而过的泉水汇成的小溪。溪流清澈见底,能够看清水底的鹅卵石和水草,偶尔还能看见几条小鱼在悠闲地游动。炎炎夏日,村民们都在溪流里冰镇西瓜、汽水、啤酒、矿泉水。小溪两岸,错落着一个个农家院子,点缀着一棵棵果树,有枣树、桃树、梨树、核桃树、李子树、苹果树等各种果木。在一处溪岸边,左手是一株核桃树,右手是一株柿子树,村民们称是“姓何的嫁给了姓郑的——正合适(郑何氏)。间隔百米或者在溪流上横搭一小桥,宛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美景。桥下水边,三两位村妇正在涤洗衣服或是做豆腐、洗蔬菜,别有一番乡野情趣。
除了泉水,黄草洼村最妙的是背靠着连绵的燕山余脉,又面对着碧波荡漾的金海湖。天然形成的泉水溪流的潺潺声,伴随着夏日的蝉鸣,让这个乡村的生机与活力沛然勃发。因此,在城里久居腻烦了的市民三三两两,趁着周末或是假期,一起躲进这小山村自成一统,放松身心,细细地在这宁静的山村里去品味生活的滋味,去呼吸早晨森林里飘散开来的清新空气,去品味美味的冷水养的虹鳟鱼、香椿、土鸡、野菜、豆腐,和刚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桃、杏、李子等果实,体验一种久违了的乡村生活的趣味。这里的泉水清澈可鉴,还建有专门的矿泉水公司。因为水质好,用这里的泉水饲养的虹鳟鱼味道鲜美,可以一鱼多吃。村民利用天然活水养殖虹鳟鱼,黄草洼村的虹鳟鱼有多种做法,除了原有的烤虹鳟外,还有虹鳟刺身、清蒸虹鳟、鱼头泡饼等数十种。由此逐渐形成了具有黄草洼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全鱼宴,其中烤虹鳟鱼、侉炖鱼、炖三文鱼头、野生水菠菜等农家特色菜都闻名遐迩。
因此,在黄草洼村,民宿非常兴旺。有平价也有中端的,可能有三间卧室,有独立的月亮门、院子、吊床、吊篮、秋千架、沙发椅、小草坪,院子内外还有小小的菜园子,种植豆角、茄子、黄瓜或玉米、南瓜、丝瓜。还有高端一点的民宿,比如中式的、泰式的、日式的,或是超级玛丽主题风格,或是山景星空顶主题风格。每间院子都背靠青山,白墙,原木装饰,高耸的屋顶,带给人的是清新、明快的感受。
周末约上亲人或二三好友共同来此度假,让小孩欢愉,令大人放松,自然也是生活的一种别样情致。懒懒地躺在暖暖的阳光里,荡着缓缓的秋千,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冥想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体味着家庭人伦的无尽欢乐,定会让人倍感人生之惬意。
“林泉”小院屋后傍山。那山,形如蒲扇,又像馒头,形态优美。山上树木茂密,仿佛穿上了一件翠绿的新装。更难得的是,“林泉”的房子就建在一道岩石之上,岩石下便有清澈的泉水不断汩汩地冒出,汇聚成小渠。这泉水不仅可汲来饮用做饭,还可用来浇灌院子内外的菜蔬。山和水在这里交汇,相映成趣。既可登高望远,驰骋心怀;又可缓步森林,低首赏花,一面深呼吸新鲜空气,明月清风值万钱,得来全不费功夫。人置身此间,触目所及,青翠映帘,令人心旷神怡,物我皆忘。
依托天赋的自然资源,黄草洼村已经建成数十家农家乐旅游观光园、民俗旅店,以及樱桃、葡萄观光采摘园,郊野公园,登山步道等配套设施,农业生产实现了标准化。
黄草洼文旅已然形成了以农家乐旅游为特色的一条龙服务,可观光、采摘,可饮食、住宿。黄草洼经济发展迅速,年收入突破500万元。村民生活殷实,人均年收入万元以上。那些民宿举办者的年收入更是以数十万元计。每到旅游旺季,民宿常常是一房难求,房屋早早地就被预订出去。
除了民宿外,黄草洼村还有果品采摘、果品加工、畜禽养殖等专业合作社,把社员组织起来,开展规模化生产销售,既能实现更高收益,同时也为村民解决了一些就业岗位。
随着收入的增长,村民们的生活条件也在不断地改进,生活用水改造、厕所改造达到了预期效果。厕所全部改成水冲式,干净卫生,使用方便。每家每户庭院整洁,居住宽敞,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相应的,村民的文明面貌亦大为改观。大家彼此相互监督,互相帮助,村里还安排专人负责卫生维护和保洁。村里无乱倒垃圾、污水现象,无乱堆乱放杂物,无随地吐痰,村子环境整洁优美。
2021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名单。现如今的黄草洼,景色宜人,宜居宜业,宜游宜玩,处处是一派北方难得一见的江南水乡风情。
+ + + + +
小溪谷大变身
+ + + + + + + + + + +
近年来,露营成了年轻人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金海湖畔更是众人众星捧月热捧的露营打卡地。有一位在媒体工作的朋友说,她们早在今年3月,便预定了“五一”期间金海湖畔“荒野七号”露营地的入场券。虽然这个入场券动辄以几百元上千元计,但是90后的“酷玩”一族要的就是这种火爆劲热的场面和这种别具滋味的野外生活体验。露营成了年轻人放飞心灵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休闲度假方式,也是团建的一个很好的渠道。近几年来,金海湖畔的露营地几乎场场爆满,在节假日更是一票难求。吸引众人的既有这里的青山绿水大湖,以及火热的水上游乐活动包括快艇、冲浪、降落伞、水枪、垂钓等,还有在露营地开创的音乐周末嗨场等。年轻人可以在这里汇聚和享受各种时尚活动,音乐摇滚、沙龙、飞盘、橄榄球、健身娱乐、DJ、电竞等各种时尚业态轮番登场,吸引了一众音乐、绘画、摄影玩家等艺术爱好者及休闲青年。这里有同三里屯酒吧街一样的灯光秀、蹦迪、酒类市集。在金海湖畔的10处规模露营地都能举行这一类的活动,因此,这些营地又被人们誉为“草地上的北京新三里屯”。金海湖镇亦乐观其成,竭力推动这些时尚休闲活动,努力将一湖山水和市民休闲生活形态完美结合,打造一座无烟的“休闲工厂”。
距离金海湖不远的郭家屯村的小溪谷森林露营地,便是这样的一个所在。
小溪谷露营地用的是村里的一块荒废林地,还有村民们无耕作的一些边边角角的小地块。正好有一条小溪流经此地,村里便就地取材,在这里建起了一座特别的露营地。露营地树木茂密,那些树林都已生长了十几年几十年,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利用这些树木,搭建起了简易的树挂软梯、秋千、绳网攀岩、溜索等各种娱乐设施。同时,在林间空地上,修筑了露营扎帐篷的平台,引来水电,可以就地使用电磁炉、烤炉、烧烤架等,能够很好地满足度假者基本的生活休闲需求。在小溪流里放养小鱼小虾小泥鳅,供游人们捕捉。特别是喜爱捉泥鳅的小朋友们,更是乐此不疲,往往抓得衣服湿透,浑身都是泥点。家长也乐得放手,在一边开心地看着孩子们玩,有时也加入到孩童们捉鱼摸虾的游戏当中,一下子勾连起儿时的诸多记忆。
小溪谷营地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一座大地游乐场,孩子们在这里兴奋地找到了一个新鲜有趣的乡野乐园。他们三五成群,或下水玩耍,或玩溜索、攀岩、爬软梯等各种体育竞技项目,或在草地上撒欢,投喂小动物,荡秋千,个个都玩得不亦乐乎!
在露营地边上,还有一些村民种植的蔬菜和一些果树。春天可采杏,夏日可摘桃,秋天采山楂,冬天摘柿子。还有鱼塘可供垂钓。大人们在这里烧烤、饮啤酒,或享受音乐舞蹈,或与家人好友神聊、打牌娱乐,或和孩子一道在橡胶大蹦床上蹦跳,都能各得其乐,尽情尽兴。而山林间负氧离子多,空气清新,清风轻拂,蚊虫远离,让人在炎炎夏日也能获得丝丝清凉。
说起这片露营地的创建,与近年来“露营文化”火热,“露营+”这种微度假模式备受人们青睐不无关系。金海湖镇可供露营的地方屈指可数,如今已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郭家屯村内这片生态林,虽然一直荒废,但具备开发为营地的条件,于是,村领导便萌生了打造露营地的想法。经过村党支部多轮协商,决定采取村企合作的形式,从创建小溪谷森林营地起步,下一步将致力于打造金海湖田园综合体项目,包含田园会客厅、七千年农耕文化市集、艺术乡村街市、田园聚落营地、家庭示范农场等自然乐园,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径。
承包这片露营地的主人叫王志荣,一个敦厚的中年农民,中等微胖身材,一开口便露出半个门牙仿佛含笑一般。他很擅长种桃,自家有很大的果园,种的黄蟠桃甜脆爽口,销路极佳。同时,他又是一个擅长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致富带头人,雇了村民担任小溪谷的管理人员,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也增加了大伙儿的收入。因此,他在乡亲们眼中就是一个大能人。
据介绍,村党支部与企业按照保底土地租金+管理费+经营分账+效益分红的模式进行合作,小溪谷项目预计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经营收入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0个,带动生态园和周边农户农产品销售约200万元。这个露营地每年可为村集体贡献数十万元的收入,充实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从而使得村里能够有钱为孤寡老人和困难户送温暖、提供帮扶等各种服务。
同时提醒广大市民,近期气温下降,请您在露营、游览过程中注意保暖,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相关要求,严格遵守森林防火的相关规定。
+ + + + +
金海湖,只是京郊大地一湖寻常的清水,但是,在新时代,金海湖畔智慧的新农民,却把它变成了一座巨大的聚宝盆,用自己辛苦的汗水和奋斗,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来源:北京日报APP
排版: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