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逃跑计划 | 薪传说,于泉州“船承”海上丝绸之路

界面新闻记者 | 严之俊

界面新闻编辑 | 严之俊

对于关注旅游的群体来说,在疫情影响的这几年,泉州旅行突然红火了起来: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 56 个世界遗产项目。

“东方第一大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些词共同铸就泉州的繁荣与辉煌,也连结着过去与现在。见证了传承至今的多元包容的海洋商业传统。这次行程的目的与这一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路易十三《再造100年》艺术计划自2014年以来,专注探索中国非遗文化,从聆听者逐步转为参与者,将路易十三的传承创新精神倾注于非遗文化的交流、支持及共创——通过学术调研、艺文合作、创艺圆桌等形式,与各界有识之士产生共振,同启新观点,探寻新可能;1405年至1433年,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在这传播华夏文明的光绩背后,是和光同尘的手工船匠。时光飞逝,古法技艺逐渐没落,甚至化成博物馆陈列处的声声赞叹。路易十三此行找到了泉州福船非遗传承人,并与当代艺术相结合,意在传承并创造新的传说。节假刚过,若不能身临其境,不妨跟随路易十三的视角来一场独特的非遗艺术泉州之旅:

红色是泉州的代表色,闽南红砖厝,泉州那抹“红”:红砖建筑自然也是此地的代表。

行程的第一站并没有选择泉州市区,而是来到了距离机场大约十五分钟车程的“晋江梧林传统村落”。这里是福建省晋江市的一个600年历史古村落,其中大部分建筑都是期间的侨民回乡所建。这里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58幢闽南古大厝、10幢南洋番仔楼、11幢老洋楼,再混杂着现代民宅,堪称“闽南文化的后花园”。这里生动记录了闽南地区从清末、至新中国的建筑风格演变。在这里,不同年代的建筑融合一起,犹如四世同堂,更像南洋华侨建筑的露天博物馆。放眼望去,红色的瓦片和砖块错落于屋檐墙垣间。

不过无论从交通便利度,景区知名度还是景区开发完整度,晋江梧林对比距离市区更近的五店市传统街区都还有些差距。那有什么必要的理由到这里呢?对于酒店控来说是有的,那就是青普文化行馆。如果你对传统文化和历史建筑有兴趣,相比匆匆而过,更沉浸式的体验自然是住在这里,感受当下的风土。

公正来说,青普文化行馆·晋江梧林应该是泉州市区周边最有特色的酒店了,没有之一。行馆就位于村落中央,由12栋建筑共计24间客房构建而成。其中大部分都是旧建筑保留改造而来。设计师对大厝内部做了现代改建,将地域建筑⽂化与现代设计结合。入住的攸宁大床房最大限度保留了旧时习惯和结构。青普本身也会给住客提供各类文化和旅游体验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古建筑参观等,重新将旅客包裹在其中。

在这里入住,对于之后行程中所要体验的泉州福船非遗文化和当代艺术都是一个很好的浸润与开端。路易十三“薪传说”的“船承”篇章也汇通泉州的过去与现在,从这里开始徐徐展了开来。

休整一晚后,驱车近一小时到达泉州市区以北的峰尾镇,此行的第二站是探访泉州非遗文化之一:黄氏第十一代福船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振煌的工作室。

福船是我国古代四大船型(福船、沙船、鸟船、广船)之一,其水密隔舱制造技艺于明洪武年间就随黄氏迁入了峰尾镇,并世代相传。随着木质船造船业的萎缩,为了保护、传承福船制造技艺,古船模制作成了新的传承路径。依据黄氏传统造船工艺,将各种渔航、商运船型按比例缩小,经手工精雕细刻制成各种船模。

注释:水密隔舱技艺是人类造船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对提高航海安全性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隔成各自独立的一个个舱区,每个舱区与舱区之间密闭而不相通。这样的结构使船舶在航行中即使舱位破损一两处,也不至于导致全船进水而沉没;只要对破损进水的舱进行修补堵漏,可使船继续安全航行。这也正是郑和钟情于“福船”的重要原因。这一传统技艺保留在泉州已有千年历史,并于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峰尾镇远离泉州市中心,是一个三面临海、水深港阔的天然良港。当地居民多靠海为生,祖传的造船技艺在这里也得到了保护与传承。到访的当天下着小雨,黄振煌古船模制作工作室隐在村落的街道边,一盏微灯、一席浓茶,黄振煌师傅在木堆边跟我们娓娓道来福船的门道。

黄振煌告诉我说:“当年家里都是自己造船也自己捕鱼。造船这个行当不是那么容易能传承的,兴趣是第一位,也要有信念。我们一家六兄弟,就出了我和二哥两个能延续福船文化。身为省级传承人,下一个目标是申请国家级的非遗传承。我们是第十一代,距今也有600多年了。现代的年轻人功利心较强,需要手把手教导的原始手工艺无法吸引他们花费精力于此,从前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制船技艺到如今却变得无人问津。”黄振煌顿感使命重大,不能辜负先辈的技艺。

1994年,黄振煌在他父亲的启蒙和引导下开始学习福船制造技艺,从事他热爱的造船事业。在时代的更迭之下,坚定地选择转型,将福船等比例缩小制作成模型,并成立了自己的古船模工作室。黄振煌制作的船模最大程度地结合了黄氏一族造船的特点,其制作的“黑舶五青案”船模,采用黄氏传统的分格式水密舱结构等方法制作,沿用宋元明时期官船两侧枪堰、枪炮的菱形洞口形式构造,其细节到一扇窗户都要精确的计算,船舷涂上以黑为主、黑白相间油漆,远望很像古代官船,稳重威武。“一个完整的纯手工古船模的制作时间肯定要几个月的。”黄振煌介绍道。

在了解完非遗福船的工艺之后,我们行至不远处的圭峰塔。这座塔是圭峰文化的象征,也是峰尾海航文化的具体象征。始建于明代弘治元年,位于峰尾半岛旧城顶东南隅的海岸岩壁上,坐西朝东,面对湄洲湾。塔为三层亭阁式实心方形塔,通高六米,塔刹顶端有卯樟相嵌的活动装置,是指引船舶出港入海的天然航标。

站在塔边望向大海,想象古时的福船,不知有多少是随着圭峰塔的航标进进出出,如今这里随着福船和时代一起变迁,都披着些许的落寞。

“泉州港在南宋时期就贡献了大量的GDP,皇室参与贸易并收税,只靠民间是不可能做那么大的。这还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和地理环境有关。”泉州当代艺术家吴达新在圭峰塔边和我们探讨起福船的历史与泉州的联系,“再到明代郑和下西洋也要靠泉州这边的福船,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中,就有大量泉州船舶和船员参加。”

路易十三《再造100年》第三篇章的“船承”之旅也在两位的碰面下进入到了正章。

此行另一位主角是出生于泉州的当代艺术家吴达新。在不久的将来,吴达新也将以福船及在地文化为主题,完成一个全新的艺术作品。“当代艺术要有当代人的技术和意识。”面对此次要和非遗福船的合作,吴达新有着自己的创想。

初识吴达新还是因为超媒体邵忠老师在上海一处空间中所收藏的装置艺术:以不锈钢和德化白瓷为材质完成的作品《麒麟》。1969年出生于泉州,1992年毕业于华侨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同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国立琦玉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生,师从山口静一教授专修东洋美术史,2001年移居美国并在纽约市立大学学习影像技术,于2007年毕业。2019年从北京回到泉州开办工作室。如此的履历、中西方的文化结合,让吴达新有着独特的全球化视角。

此次造访的是吴达新2021年在泉州新落成的工作室。占地面积约430平方米,分为展示厅和办公会客厅两个功能区。其中罗列着吴达新多年积累的各种装置艺术,有实物也有摄影记录。吴达新一一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解析,也从这些细节中了解到了他艺术中的直面表达与文化内省。

闽南区域一直非常注重艺术家的发展,可能与历史悠久的通商与侨民文化也有关联,当地政府也通过各种措施支持当代艺术家和文化机构。泉州政府的支持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使得当代艺术在泉州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除了已经全球知名的蔡国强(好友吴达新称其老蔡)之外,吴达新自然也已名震一方,“任何个人成绩都脱离不了时代赋予的机会,我觉得自己生逢其时,是被时代祝福的艺术家,理当回报社会。走遍世界之后,我愈发深感自己肩上对于故乡艺术土壤培育的责任。”

晚宴在吴达新老师的好友所创办的素食餐厅“江南院·西昙”,据吴达新介绍,这家餐厅老板可能还曾与玉佛寺有所关联,也算素食界的传奇人物。素、禅、雅、修、心,一顿舒适的素食绝对能让当下浮躁的人心得到些许平静,我虽不是素食主义者,但偶尔一餐还是可以调理饮食的。对于艺术家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或许也可以收获更多的灵感。

在行程的最后一段,还是不能免俗来到市区,做一回真正的“游客”。如果来泉州只去一个景点,那必定便是开元寺。宋朝理学大家朱熹曾在此提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这是开元寺天王殿内的一对楹联。十四年重修开元寺时,这一楹联也由在此住锡的弘一法师重书。经过多年传习,此联已几乎同泉州画上了等号。

开元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主殿之外,开元寺双塔是让其出圈的标志性建筑,这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双塔塔身浮雕精美,几乎每一张开元寺的外观摄影摄像作品中都可以从不同角度领略这两座石塔的壮美。

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应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与寺院关联的割据统治者、宋元官方、僧侣、地方大族等人群对宋元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有重要贡献。

从开元寺出来后穿过“西街”步行10分钟就可达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巴浪鱼咖啡”。对于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如何与年轻人平衡共处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如今的泉州吸引着大量年轻人前去旅行及打卡,那一家好的咖啡馆也实在是再适合不过这类群体了。

巴浪鱼是闽南海域最普通的小鱼,当地年轻人从小到大会吃到怕的鱼,价格也不高,最广泛的是蒸完后晒成鱼干食用。巴浪鱼的主理人亚三对于名字的由来是这样介绍的:“之所以把咖啡馆叫这个名字,实在是因为我是一个相对够土的人,说这点应该不会有太多身边的朋友反对,衣着和消费观先不论,单说处世不圆滑亦矫情地自知无法过度瞻前顾后,往往做事凭一腔热血,或者毫无章法的乱拳直撞,这就是一种土的方式。好在周边朋友都乐于接收我这种半土不洋的状态。既然是这样,又能合适地生存下来,不正如一尾巴浪鱼一样吗?!”

2017年开业的巴浪鱼咖啡誓用世界性的咖啡和三线城市外的视角来构建,所谓“本土的,就是世界的”。咖啡馆的一楼是名为“赤子”买手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展览空间,甚至还保留了曾经隔壁的老式理发躺椅、服装、CD、书籍都是这个空间的一部分,体现着合伙人们的志趣。

出品方面,手冲咖啡有非常多的豆子选择,最出名的特调是油条阿芙佳朵,冰激加上现炸油条再自己浇上浓缩咖啡的奇特出品,同时也是主理人对于街对面“著名”油条摊的另类纪念。我想,将这些对于城市的回忆融和进产品中,这的确印证了“本土的,就是世界的”。

后记:

“船承”作为路易十三《再造100年》艺术计划第三篇章的第一幕,而后更有“镌永”、“韵育”、“源流”及“根生”,最终将回归法国干邑大香槟区结束路易十三《再造100年》第三篇章的旅途,所有艺术成果将会在上海进行展示,让我们期待吴达新的作品,上海见。

图片来源:记者拍摄、品牌提供、视觉中国

参考资料:

1.闽南网: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为了传承,他愿付出一生

2.泉州晚报:八闽文脉 | 福建泉州:旧艺传光大,福船再扬帆

3.安邸AD:赤子无愁声

申遗成功!关于中国茶,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刘越)北京时间11月29日深夜,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句话总结——与中国人息息相关的“茶文化”,申遗成功啦!

那么,关于“中国茶”的这十大知识点,你知道多少呢?

图为两位茶农在云雾镇鸟王村茶园采摘茶叶。 瞿宏伦 摄

茶之起源

茶叶起源于中国。历史文献中最早关于茶的记载传说,出现在中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而中国民众饮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秦,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写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生吃药用、熟吃当菜、烹煮饮用、冲泡品饮四个过程。茶叶中含有700多种成分,对人身体健康有益,因而成为不少国人的生活必需品。

茶之功效

除了饮用,茶还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它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

航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1000多亩生态茶园。 赵春亮摄

古人对茶的药用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本草拾遗》《茶经》等记载,茶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

纵观全世界,“中国茶”可入药的说法也得到了普遍认可。日本种茶鼻祖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说:“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

此外,日本科学家富田勋在1987年最早报道了茶多酚具有抑制人体癌细胞活性的作用,引起世界关注。2002年美国《时代》杂志推荐了十大健康食品,中国的绿茶榜上有名。

茶之“圣经”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问世。“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这部关于茶叶生产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使茶文化发展到空前高度,也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因此,陆羽被誉为“茶圣”。他在《茶经》中专门阐述了煮茶的过程,对燃料提出“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灸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水则要“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茶之工艺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

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外国人体验泡茶喝饮茶技巧。张晓燕 摄

茶之讲究

中国人喝茶讲究“品”,要求色香味俱全,亦讲究文化内涵、所用器皿及意境。

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

茶之典故

中国人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之说,也诞生出了不少与茶有关的典故。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记载:“吴国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宴群臣,不管酒量大小,来客至少饮酒七升。朝臣韦矅博学多闻但酒量不大,孙皓对其颇为器重,常常破例,“密赐茶荈以代酒”,允许他喝茶来代替饮酒,这便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爱茶之人

唐宋之后,饮茶风气极盛,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对茶“爱不释手”。王安石曾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不仅如此,茶更是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苏轼、陆游、黄庭坚等诗人都爱茶,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下50多首与茶相关之诗,他在《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观宴》中写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声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而曾写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南宋诗人杨万里,一生与茶相伴,是个不折不扣的“茶痴”。他看重煮茶之水,“清如淮水未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他钟爱煮茶之声,“茂松轩里清更清,松风一鼎煎茶声”;他甚至自我调侃煮茶煮到把茶鼎烧穿,“老夫平生爱煮茗,十年烧穿折脚鼎”,真可谓爱茶如痴。

茶之产量

2020年,世界茶叶产量626.9万吨,中国茶叶产量298.6万吨,居世界第一;世界茶叶总面积7647万亩,中国茶叶总面积4747.5万亩,同样居世界第一。中国的茶叶对世界茶叶生产和消费影响巨大,产量占世界茶叶产量的47.63%,消费量占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41.68%,出口量占世界茶叶出口的19.14%。

目前,国内有1085个县、3000多万名茶农靠“一片叶子”生活富足,茶产业成为拉动民生的大产业。

茶之变迁

当“茶文化”登陆现代,衍生出了更多的新玩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2795.9亿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3000亿元。似乎一夜之间,奶茶这种“新式茶饮”横空出世,获得了众多年轻人的青睐,但其实奶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据史料记载,奶茶起源于中国西藏。奶茶的出现和北方游牧民族常年食用牛羊肉的生活习惯有关,对于蔬菜稀少的草原地区,奶茶可以促进肠胃消化,因而成为大受追捧的饮品。有趣的是,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喜欢往奶茶里加入盐巴,搭配炒米食用,所以最初的奶茶口味是咸的。

茶之交流

在古代,中国茶叶随着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而后逐渐风靡世界,与丝绸、瓷器等,被认为是共结和平、友谊、合作的纽带。

茶文化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始于17世纪的“万里茶道”,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穿越蒙古高原,最终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总长14000余公里,是继古代丝绸之路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

2013年,为致力复兴这条古道,中、蒙、俄三国联合发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倡议;2019年,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曹瞒君、奉义天涯的万订小说完结了,大神方向感的港娱文也结束了

今天的第一更,主要分享三本小说完结的消息,其中两本万订成绩,一本老牌大神的作品,喜欢看完本小说的可以留意一下。

1、《重生后才发现我有青梅》164万字完本

曹瞒君的作品,本身是经常写青梅文的作者“渡边老贼”的马甲,原笔名虽然写了七八本小说,但成绩都很一般,按照作者的说法就是之前从来没写过均订破千的作品。

不过换了马甲之后,这本双女主的青梅恋爱文成为了他网文生涯的一个重大突破。小说目前正文已经结束,后续还会有一些番外不定期更新。小说完结均订一万六千七,在恋爱文里也是比较高的类型了。本身属于低开高走,上架时首订只是在三千精品线上。

小说上架前后我也有专门试读过,前世母胎单身二十六年的主角因为加班猝死重生到了2002年六岁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

开局因为午休尿床,获得了尿床大王的美名,而在一众小朋友的喧闹里,有两个小女孩并没有嘲笑他。而在后面的日常相处中,他才发现自己前世竟然还是有人关注的。小说主要就是围绕主角和这两个青梅竹马的各种日常展开的。

从大班到小学到中学,三人都是一起的,感情非常好。而围绕他们的学习日常,感情萌动,不得不说作者写得很吸引人。喜欢青梅竹马题材的可以去看看。

2、《警察陆令》233万字完本

奉义天涯的作品,小说成绩最高时也是破了万订的,后期估计还是因为更新不太稳定,成绩有小幅下降。

本身还是警察题材,这也是他的第二本警察文,他上一本的《警探长》也在今年七月底的时候突破万订了。连着两本警察题材都上了万订成绩,还是比较稳的。

他下本小说计划还是写警察文,不过故事背景会放在2050年的近未来了。话说二十年后,科技发展应该会有比较大的突破了吧。奉义天涯之前也是警察出身,这方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专业的。

3、《港娱的人生模拟器》358万字完本

老牌大神“曾经拥有的方向感”的作品,方向感大神这些年一直笔耕不辍,而且不管成绩好坏,作品都会有始有终。在创作态度方面还是没得说的。

而最近这两三年成绩也是渐有回升,之前还开过马甲“六万光年”写了精品成绩的港综文《从港综位面开始》。

开过马甲后,回到大神笔名又连写了两本港岛背景的故事,一本《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一本就是今天完结的这本《港娱的人生模拟器》了,也都有精品成绩。

他更新方面在大神里也还是比较快的,一年能写个三百万字这样。早期方向感大神主要写仙侠的,《超级吸收》《超级融合》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印象呢?只是后面这些年,他很少写仙侠文了。

至于这本刚完结的港娱,主角本是个32岁的90后,结果穿越到1983年的港岛,成为了一个中六毕业去九龙混了一年多的泊车小哥。开局还融合了一个人生模拟器,只要消耗声望值,就能模拟人生,模拟完之后,可以选取模拟中的一些奖励。靠着这个外挂,主角开始了自己的港娱之路,港娱文感觉现在写的人不多了。现在大多是写更大框架的华娱。不过有兴趣的也可以去瞅瞅。

以上就是这三本完结小说的简单消息,如果你有看过的话,也欢迎留言说说。那么本期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