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逃避、抱怨、自负:没出息男人的三大陷阱\"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人生的漫长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深感无奈的男人。他们似乎总是徘徊在不成熟和不自信的阴影之中,不愿正视问题,缺乏勇气去追求变革。这些没出息的男人,成为了生活中的拖油瓶,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成长,更在无意中波及他人。那么,究竟有哪些标志能揭示一个男人是否缺乏出息?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探寻这些没出息男人的真相,或许你会在这其中找到共鸣。

没出息男人的特点和标志

当我们提及没出息的男人,你是否心中涌现出一些特定的画面?或许,你在某个场景中曾见过这样的人,或者,也许,你自己曾在某些时刻有过类似的表现。没出息的男人,他们有着一些明显的特点和标志,让我们来看看。

逃避责任:问题不是我的,是环境的错!

没出息的男人总是善于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或外部环境。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选择逃避,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这种态度,让他们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不肯去冒险尝试,更不愿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或许曾在某个场景中听到过他们的声音:“这不是我的错,是环境造成的。”或者“我实在是太忙了,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些事情。”

抱怨不改变:埋怨之声永不停歇

抱怨似乎成为了没出息男人的生活主旋律。他们对工作的不满,对生活的不公,对别人的不理解,都会在他们的口中化为埋怨的词句。然而,可悲的是,这些抱怨并不伴随着积极的改变。他们往往满足于沉浸在抱怨的情绪中,而不是主动去探索改变的机会。你或许听过这样的熟悉声音:“我真倒霉,怎么总是遇到这些事情?”或者“我虽然不喜欢现状,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自负不脚踏实地:自我封闭,视野狭窄

自负常常是没出息男人的一种显著特征。他们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最正确的,不愿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这种自负使他们与他人难以合作,难以与外界保持真正的互动。他们似乎忘了,谦虚和开放的心态才能使他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他们会说:“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不需要你的建议。”或者“我比别人更聪明,我不需要向别人学习。”

这三种特点,成为了没出息男人的鲜明标志。他们的存在,无疑在生活的道路上投下了阴影。然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为什么他们总是陷入这些陷阱之中,而无法走出?

逃避责任:放弃成长的起点

逃避责任,意味着放弃了成长的起点。没出息的男人往往在面对问题时,选择将责任归咎于外部环境,或是别人的错误。这样的做法,既是对自己的逃避,也是对成长的拒绝。他们害怕失败,害怕承担后果,于是选择逃避。然而,正是通过承担责任,我们才能在困境中寻求机会,发现解决问题的路径。有出息的男人懂得,只有勇于面对责任,才能够真正成长。

抱怨不改变:走出困境的勇气

抱怨不仅不能改变现状,还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没出息的男人常常满足于抱怨,却忽略了积极寻求改变的机会。他们害怕改变,害怕面对不确定性,所以选择停留在抱怨的情绪中。然而,改变并不可怕,正是通过改变,我们才能走出困境,找到新的可能。有出息的男人明白,抱怨只是徒劳,而积极的行动,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自负不脚踏实地:打破成长的天花板

自负,是成长的天花板。当一个人自以为是,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时,他的视野就被局限了。没出息的男人往往缺乏谦虚和开放的心态,从而无法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然而,只有愿意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够突破自己的瓶颈,实现更大的成长。有出息的男人懂得,谦虚是成长的基石,而脚踏实地,才能真正稳步前行。

改变的可能性:成就真正的自己

尽管这些特点成为了没出息男人的标志,但改变是有可能且值得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境。然而,正是通过勇敢地面对责任,积极地追求改变,以及谦虚地脚踏实地,我们才能够成就真正的自己。与其沉溺在逃避、抱怨和自负之中,不如踏出第一步,为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迷茫和困惑。但只要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只要不断地迈出改变的脚步,我们都能够从没出息走向有出息,从停滞走向进步,从自卑走向自信。在追求更好的自己的过程中,让我们拒绝成为没出息的男人,拥抱积极的改变,成就我们更为精彩的人生。

心理学:自负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自负的人

原创、深度、格调

所谓自负,指的是过高的评价自己,也是自信过度的表现,这一类人常常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但从本质上来说,自负的性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在幼年时期,父母的怯懦、冷漠甚至是经常辱骂,会使得小孩子将产生自责的感觉并将其内化,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和心理暗示,从而自卑感根深蒂固,激发了小孩子的逆反心理。

但事实上,我们在身边所遇到的那些自负的人,大多数都是将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的掩饰伪装,从而通过一种较为极端的攻击性和贬低性表现出来。

在心理学读物《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曾这样分析自负心理:“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很弱小,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他感到自己很强大,那就是使别人都感到弱小。那些以言语贬损他人、抬高自己的人、那些用暴力胁迫他人的人,或者认为世界上唯有自己最具魅力的人,他们看似表现得很自负,但这些行为都是他们内心自卑的伪装。真正的强大,是不需要通过让别人感到弱小来获得的。”

这一段话并不难理解,如果要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就像是比如一个脾气特别大的人,几乎谁都不能冒犯他一点,这看起来是自负的表现,其实则不然,这是内心极度自卑的表现。

再比如一个人说话做事总是要压别人一头,是因为胜负心强吗?真相可能是因为恐惧、害怕失控,所以想着要掌控一切。自负的外表下藏着一颗自卑的心,自负的人往往也游走在最大的骄傲和最大的自卑之间。

在心理咨询的个案中总结出来,那些表现出自负的人,又称为浮夸型自恋者,他们相较不敏感,但十分自信。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比其他人优秀,而当他人对自己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敬或崇拜时,他们倾向于报复或对对方产生极度的愤怒。这类自恋者需要他人表达对自己的尊重和崇拜,因为他们认为那是优秀的自己应得的。

但对于这些自负的人来讲,这样的心理特征也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笔者在高中时期的一位女性朋友,她长得很可爱,人缘也不错,大家对她都是交口称赞,但开学半年之后,她却变成了独来独往的样子。

问及原因,那些曾经和她一起玩关系较为亲密的朋友都表示和她在一起相处很累,比如你比她胖了一点点,你就是她的朋友“胖猪”;你的试卷不能碰到她的衣服,因为“那件衣服1700别人赔不起”;甚至生日礼物收到了一条围巾,她回手就送给她同桌“这么便宜的围巾怎么配得上我,你戴最适合了。

她好像永远都在贬低别人,从而抬高自己,通过这样的做法显示出自己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我在高中时期对她的这种行为感到十分迷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禁会思考,究竟是怎样的童年环境才会成长出来如此具有攻击性的自负的人。

后来偶然听说小时候的她矮矮胖胖,常常在家中受到责骂和批评,十分自卑,哪怕后期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变得好看惊艳,个性中的自卑却很难彻底根除。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童年时期经常被贬低、比较、辱骂,这样的伤害对孩子来说几乎是不可逆的,自卑与自负就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那些表现出自卑的人,通常在情感上十分敏感,时常感到无助、焦虑,害怕被拒绝或被抛弃,他们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对于他们而言,来自他人的关注,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都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

对于那些看起来自负的人来说,最痛苦的事是“不想成为自己”,而学会接纳自己,是这些人一生的必修课。专注于我们的内心,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留存界限感,这一点固然重要,但一旦将自尊放地过高,那么对自我的伤害要远远大于好处。

与自负的人建立联系,往往是建立在对方至高无上的基础之上的,他们会自我沉迷,不愿意接受对方的身份,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或者永远是完美的,这就使得他们对自我的重视超过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无论是在与人交往还是处理问题的情况下,他们都会以自我为中心,通常还抱有完美主义倾向,给同他一起合作的人施加很大的压力。要知道,爱、谦卑和理解才可以促人进步,而一个人过于自我的代价是巨大的。

在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当中,父母和子女之间往往缺少沟通,也羞于表达爱,利用挫折教育美名其曰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但这样却很有可能让孩子形成偏激和极端的性格。

有些家长“唯成绩论英雄”的观念很可能灌输给孩子,他们看不到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天赋和兴趣,从而也让孩子在心中扎根了那种只有赢过别人,我才有价值。一旦赢过别人,就认为别人是败者,而自己无所不能的观念。

而自卑和自负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自负心理的内核就是自卑,心理学家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名为“鸵鸟心理”,指的是当孩子对某一方面较弱的自我而感到沮丧的受,为了获得自我价值感,他们采取的方式不是勇敢面对并克服自己的缺点,而是采取逃避的办法,以摆脱自卑带来的消极情感。

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或是茁壮成长的阶段,他们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不应该家长们划分为自恋、自负这一行列当中来,只需要警惕自负和贬低不要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乃至今后的人际交往和工作即可。总而言之,最重要的还是在他们生理和心理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阶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好运来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Ryan, R. M., & Deci, E. L. (2004). Autonomy is no illusion.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xistential psychology, 455-481.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