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印度国名争议:India还是Bharat?印度为何执意改名“婆罗多”?

2023年9月,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了本年度的G20峰会。

除了这场盛事本身,莫迪政府在发出的会议邀请函上和会议的名片,都用“婆罗多(Bharat)”一词替换了英文国名“印度(India)”也引发了广泛热议。

▲G20邀请函中,Prime Minister of Bharat即婆罗多总理

多家印媒报道称,莫迪政府将在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提出一项关于把印度(India)国名更改为婆罗多(Bharat)的决议。

而印度民间对于更名婆罗多的呼声也很高,早在2020年便有普通印度民众向印度最高法院申请将India改为婆罗多,理由是:India源于英国殖民者,而婆罗多与印度斯坦能凸显印度的历史文化。

但是此举在同年6月被印度最高法院驳回,并指出印度宪法明确表示印度就是巴拉特,更名意义不大。

▲印度前板球运动员赛瓦格,呼吁印度队身穿国名为“巴拉特”而非“印度”的球衣出战板球世界杯。

婆罗多一词,源于印度教史诗《摩柯婆罗多》,讲述了婆罗多族的后裔般度和俱卢两族之间的王位争夺,包含大量印度民间神话、大量宗教等方面的内容。摩柯意为伟大,婆罗多指婆罗多族和拥有的土地。

长久以来,印度教教徒便以婆罗多称呼自己的国家。而我们熟悉的India则是英国殖民印度后才有的单词。

▲印度总理莫迪

1950年颁布的英文版印度宪法的第一章第一条写道:“印度,即婆罗多,是一个联邦”。

而印地语版宪法则写道:“婆罗多,即印度,是一个联邦”。这表明婆罗多和印度都被官方认可,指代这个国家。

既然两者可互换,为何印度当局好端端地要坚持改国名?婆罗多对于印度人而言究竟有何魔力?

▲印度英文版宪法

一、婆罗多的由来

婆罗多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概念,范围最大的时候几乎囊括了整个南亚,与今天的印度不是一个概念。《摩柯婆罗多》创作历时800年,直到公元4世纪才创作完成,在此之前,都以印度河代指印度。

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由上游的五条支流汇聚形成,河水冲刷形成大片灌溉平原,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资源,让印度河流域成为南亚最早的宜居地。

▲印度河地理位置

土著达罗毗荼人便在此地创造了南亚原生文明—印度河文明。印度河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有着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贸易,最早进入农业文明和定居社会文明。

▲印度河文明

土著达罗毗荼人的安宁生活被入侵的雅利安人打破。公元前2000年左右,来自中亚高原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一路南下,从开伯尔山口入侵了南亚,印度河文明走向终结。

▲雅利安人入侵路线

随着雅利安征服者在南亚进一步扩张势力范围,土著达罗毗荼人成为奴隶、惨遭屠戮,不得不开启了南迁之路。

南亚的文明版图也随之逐渐从印度河流域发展到恒河流域。

▲恒河流域

为了从思想上让土著居民彻底顺从,以土著文化的基础之上,雅利安人创造了婆罗门教(印度教前身),同时颁布了《摩奴法典》来稳固雅利安人的绝对统治与权威。

婆罗门教倡导种姓制度,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自此印度自此开启吠陀时代。

▲婆罗门种姓制度

在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的交流中,梵语就此诞生。梵语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梵语中,以Sindhu(信度,本意为河流)代指印度河文明。Sindhu(信度)遂成为古印度人对这片土地的称谓。

▲梵语

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极盛,是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帝国。

▲波斯帝国版图

作为印度邻国,波斯以Hindu称呼印度,因为波斯人在对梵语Sindhu(信度)的首字母S存在发音困难。并且将隔开印度与阿富汗的山脉称为“兴都库什山”(Hindu kush),即印度山之意。

▲兴都库什山地理位置

同时,雅利安血统的后裔构成了印度的主体民族——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 people),亦被称作兴都斯坦人。

目前,印度斯坦人在印度占比43.6%。印度斯坦人肤色从浅褐至黑色不一,其中,种姓制度上层的肤色偏白、下层较黑。

▲印度斯坦人肤色多样

随着时间的演进,南亚开始陆续出现一些邦国。大小邦国之间相互征伐,严苛的种姓制度使得上层雅利安人与土著居民矛盾十分尖锐。

此时,一个小邦国—迦毗罗卫国的王子释迦摩尼(刹帝利阶级)创立了佛教,坚决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佛教开始小范围的在南亚传播。

▲印度邦国时代

公元前3世纪,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率军从兴都库什山脉的开伯尔山口入侵南亚,古希腊人将波斯人口中的Hindu称为Indus。

随后,Indus成为西方对印度的通用名称。

▲亚历山大的帝国

然而,亚力山大大帝占领整个南亚的图谋并未实现,摩揭陀国的旃陀罗笈多率领军队击败了马其顿大军,随后兼并了一众邦国,建立了南亚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阿育王在统一次大陆后定佛教为国教,佛教达到鼎盛时期,婆罗门教式微。阿育王曾派使节出走南亚各地,修建了无数的佛教建筑和佛塔,佛教也开始传向世界各地。

▲阿育王时期孔雀帝国版图

公元4世纪,恒河上游信仰婆罗门教的笈多家族崛起,通过军事扩张不断征服周边的小国,最终推翻了孔雀王朝的统治。笈多王朝鼎力支持婆罗门教,企图恢复婆罗门教的旧有主流地位,巩固自身统治。

由于此时婆罗门教深深受到佛教的影响,已明显有别于旧式婆罗门教,崇拜梵天、湿婆和毗湿努,并且根据对三位主神的崇拜创立了各种教派,融合佛教因果轮回的思想主张业报轮回—今生吃苦受罪,来生幸福顺利,故以“新婆罗门教”自居,即现在的“印度教”。

▲印度教三大主神:梵天、湿婆、毗湿努

在婆罗门教向印度教转化的时代,《摩柯婆罗多》也在这一时期完成。婆罗多即婆罗多族和该族拥有的“南部的海洋和北部的雪”之间的土地。其实就是在说印度的领土范围在喜马拉雅以南,印度洋以北。

而一直以来都是以Sindhu(信度)指代印度,Sindhu(信度)原指印度河地区,并不能囊括整个南亚,所以婆罗多更符合这个时期印度的疆域和宗教文化。于是印度人自此便以婆罗多称呼印度。

▲南亚地形图

中国古代与印度交往十分密切。公元前138年,汉朝的张骞开拓的古丝绸之路就由川滇缅印古道向身毒(印度),再向西通往波斯、西亚、希腊、罗马。张骞通西域时,发现“大月氏国”的东南方向有一个叫做“身毒”的国家,派遣副使前往。

我国从汉朝至隋唐时期对古印度的称呼就是“身毒”,取自梵语Sindhu(信度)的音译。中国高僧法显、玄奘曾游学印度,许多印度僧人也曾前来中国讲经。

公元629年,玄奘法师西赴天竺取经返唐后,在著作《大唐西域记》里提出“身毒”宜称“印度”,从此中国典籍便统一称印度。

▲《大唐西域记》中写道旧云身毒,或日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二、殖民烙印,India的由来

历史上,南亚屡次遭异族入侵,入侵者也带来了新的宗教—伊斯兰教。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8世纪)、中亚突厥人(11世纪)、突厥化蒙古人(16世纪)都曾入侵这片土地,有的还建立了。

伊斯兰入侵者在古波斯语Hindu的基础之上,加上stan的后缀,称印度为Hindustan(印度斯坦),意为印度人生活的地区、印度国。

“斯坦”一词在受波斯文化、突厥文化影响的地区广泛使用。

8世纪,阿拉伯商人率先登陆南亚的孟加拉地区,孟加拉位于恒河三角洲,水利便利、盛产香料和黄麻,是阿拉伯商人贸易中理想的中转站。伊斯兰教也随着阿拉伯商人的脚步开始在孟加拉地区传播。

▲恒河三角洲

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则通过陆上通道—开伯尔山口,曾一度占领了印度的信德地区( 即Sindhu的音译,也译作信度,印度河地区)。伊斯兰教随即在南亚西北部(今巴基斯坦)传播开来。

从11世纪入侵印度开始,至13世纪初,同样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人联合阿富汗苏丹控制了南亚绝大部分地区,建立苏丹国,定都德里。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对印度教和佛教采取敌视政策。

伊斯兰统治者将印度教作为稳定统治的手段,对其持打压态度,奠定了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对立的基因。而倡导人人平等佛教却在劫难逃,大批僧侣被杀戮,众多佛寺和文物遭到破坏,佛教由此走向消亡。

▲德里苏丹国版图

16世纪,蒙古帖木儿后裔巴布尔率军击败德里苏丹国,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巴布尔也被尊称为“印度斯坦的皇帝”。莫卧尔帝国也以伊斯兰教为国教,采取较宽容的宗教政策,允许印度教与之共存。

▲莫卧儿帝国势力范围

13世纪到18世纪在历经几任信仰伊斯兰教征服者统治后,印度俨然成为一个宗教多元化国家,只不过印度教位居下层。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南亚最东边(今孟加拉地区)和最西边两侧。

整体来看,南亚北方居住地是更为纯正的雅利安人后裔,越往南混血程度越高,生活在北部平原的印度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就是前者。

南亚南部德干高原,生活在这里的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马拉塔人性格彪悍、一直对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持抵抗态度,普遍信仰印度教。西部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东部是孟加拉人。

▲南亚南部马拉塔人,占印度总人口的7.6%,其语言马拉塔语由梵语演变而来

在莫卧儿王朝稳定后,将北方平原印度斯坦族的通用方言取名为“印地语”。印地语中以梵语为基础发展而来,包含大量的婆罗米字母。

使用印地语的是雅利安人血统更为纯正的印度斯坦人,以婆罗多称呼印度。南边是含更多土著元素的少数民族语言,例如坎纳达语、泰米尔语、孔卡尼语等。

▲印度语言分布

在进一步吸收了大量的阿拉伯和突厥语词汇,以及莫卧儿几百年王朝的影响下,在印地语的基础上衍生了乌尔都语,使用阿拉伯字母,在南亚北部的穆斯林广为使用。

在乌尔都语中,以印度斯坦称呼印度,因此穆斯林群体称这片土地为印度斯坦。

▲乌尔都语,巴基斯坦国语,也在印度北方的穆斯林中使用

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统称印度斯坦语,这时,印度斯坦人的概念被极大地扩展,以印度斯坦语为纽带,不论宗教信仰是印度教还是伊斯兰教或者耆那教,都被称为印度斯坦人。

作为扎根印度千年的古老宗教,印度教对印度普通人民影响十分之大,印度教神庙遍布印度各地,印度教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纲领已经渗透到印度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时的穆斯林征服者无法像摧毁佛教一样除去印度教。

因此,莫卧儿王朝统治者采取利用印度教来控制南亚的方针,但此举难以消除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在意识形态与生活习俗上的相悖性。

▲印度教神庙

较之前几任莫卧儿君主较为温和的宗教政策,第六任君主奥朗则布采取强硬的宗教政策,大搞宗教迫害。

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压制、迫害印度教徒,并征收人头税,并将印度教徒驱逐出官僚体系。许多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因无法支付人头税等高额税费而被迫改信伊斯兰教,印度教起义频发,宗教矛盾到达了尖锐。

▲奥朗则布像

18世纪60年代,英国海外殖民的步伐已抵达南亚。英国殖民者以贸易为名,以孟加拉地区为据点,通过4次战争征服南印度,随后征服中部的马拉特地区,然后于1849年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收入囊中,自此完成对南亚的征服。

英国沿用了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世界对印度的称呼“Indus”,以“Indus”为词根,称印度为“India”。

为了巩固南亚殖民统治,英国又玩起了之前对殖民地惯用的老招数“分而治之”,利用南亚固有的宗教、种族矛盾,挑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关系。

在最开始,为了防止有实力的穆斯林贵族复辟,英国人选择扶持印度教来对抗伊斯兰教,并且煽动两教的对立。1885年,代表印度教利益的国大党成立,印度教徒占绝大多数席位。

▲印度国大党旗帜

印度在英国的全球殖民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担心印度教一家独大,英国人又转头偏向印度的穆斯林群体。

在英国的支持下,国大党的穆斯林代表自行退出国大党,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联盟,代表伊斯兰教徒的利益。双方常常因为各自宗教群体的利益争斗不休,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裂痕由此加深。

20世纪30年代,随着印度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殖民统治的衰落,英国迫不得已同意英属印度的独立。

但是,英国断然不会允许整个南亚独立为一个完整的国家,英属印度到底该怎么划定独立国家,成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双方争议的根源。

国大党在甘地的带领下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拒绝英国授予的爵位,号召学生退出英办学校、政务人员离职、抵制英货、拒绝纳税,希望印度独立后,建立印度教和穆斯林共存的统一国家。

▲甘地领导的暴力不合作运动

在印巴分治进程中,印度教内衍生了印度教民族主义与世俗民族主义两大思潮。

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追求一个国家(印度)、一个宗教(印度教)、一个民族(信仰印度教的民族)和一种语言(印地语)。他们认为印度的穆斯林是外来者,其圣地在沙特和巴勒斯坦。印度伊斯兰教中的神话、英雄等都不是源于这片土地。

而世俗民族主义则持温和观点,主张不同民族、不同种姓、不同宗教信仰的印度人联合起来,共同反对英国殖民者,最终建立一个政治独立、经济富强的新印度。

▲被印度教徒攻击的穆斯林

印度教民族主义鼓吹将民族独立与教派利益相结合,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打压穆斯林等异教徒,成立单纯的印度教的国家,为印度教徒争取更多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

以真纳为首的穆斯林利益的全印穆斯林联盟,谋求在南亚建立纯正的穆斯林国家。

▲全印穆斯林联盟领袖,后被誉为巴基斯坦国父

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直到1947年6月出台的《蒙巴顿方案》简单地以宗教信仰为原则,主张将英属印度分割为以印度教(英国殖民者将锡克教视为印度教分支)为主体的印度和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的巴基斯坦。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宗教难民迁徙路线

印巴分治引发了20世纪最严重的流血冲突。双方都希望建立信仰纯正的国家,造成宗教间仇杀、大批宗教难民迁徙,1000多万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分别迁移到印巴,造成了印度和东巴(孟加拉)和西巴之间的对立。

三、印度教民族主义强势崛起

独立后,印度是一个宗教、民族和语言多元化的国家。

据统计,当时穆斯林占印度总人口的15%,印度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0%,其余为教、锡克教、耆那教等。且印度的印度教群体和穆斯林群体多种多样,在语言、种姓、族群以及获得政治和经济权力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独立后,印度河在巴基斯坦

这时,印度曾就国名展开激烈讨论,到底国名是India还是婆罗多?

刚独立的印度还是不能与昔日宗主国英国完全拉开距离,最终印度宪法规定India和婆罗多都具有合法性,英文用India并不影响印度人称自己国家为婆罗多。

1950年1月,印度宪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国,同时仍为英联邦成员。

在印度,所有英文官方文件在提及国家、政府部门、国内外信函时都使用“India”这一名称,并将政府人物描述为India领导人。

印度护照和投票卡等有效身份证件都使用 “India”一词作为公民身份的官方标志。

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开国总理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当局坚持世俗主义,强烈反对激进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尼赫鲁执政期间一度陷入沉寂。

▲印度独立后第一任总理尼赫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印度经济改革与地方分权的加剧,邦的自主权大增,由于缺乏迎合地方选民利益的能力,国大党丧失在印度政坛的超然地位,其一直坚持的世俗主义以共谋发展的理念也随之褪色,印度教民族主义趁机再度抬头。

1992年,世界印度教大会、国民志愿团等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推动在以穆斯林聚居的北方邦摧毁了具有464年历史的地标建筑巴布里清真寺,并要求政府在遗址上重建印度教罗摩神庙。

印度教认为清真寺所在地即是印度教神祇“罗摩”的诞生地,曾经建有神庙。但莫卧儿帝国的一名将领于1528年在此地兴建巴布尔清真寺,这块小片土地从此成为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争执的火药库。

▲印度国民志愿团:现代印度教准军事团体

印人党作为印度教民族主义的代表政党,凭借此次支持重建印度教罗摩神庙迅速扩大了在印度教徒中的影响力。

20世纪90年代,印人党问鼎联邦政府,与国大党一起成为印度政坛两大主要政党。

▲印度教徒拆毁巴布里清真寺

2014年,高举印度教民族主义大旗的印人党赢得大选并开始组建内阁,莫迪出任印度总理。

莫迪是一名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在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激进政策,煽动印度教民族主义情绪,这也标志着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正式强势崛起。

▲莫迪的竞选口号:“一个婆罗多,伟大婆罗多”(One Bharat, Great Bharat)

执政期间,莫迪曾多次公开强调印度需要摒弃“殖民思维”,在实体和理念上加速清除“殖民”痕迹。

2022年9月,新德里将通往地标建筑印度门的道路改名为“责任大道”,该道路原名“国王大道”,为了纪念英王乔治五世。

2023年7月,莫迪去掉海军旗帜中的圣乔治十字元素。

▲责任大道,原国王大道

在多次从煽动民族情绪的获益后,印人党持续炒作诸多敏感议题,如有条件授予来自周边穆斯林国家的所谓“非穆斯林难民”以印度公民身份等,以期持续获得大多数印度教徒的拥护。

▲抗议只授予“非穆斯林难民”印度公民身份的伊斯兰教徒

G20峰会现在正值印度选举期间,印人党借G20这个东风,将自身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立场广而告之,有操纵2024年全国选举的嫌疑,故技重施搞宗教对立,拉拢印度教(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支持。

▲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G20峰会

印人党的目标是团结印度教徒,尽管印度教徒的民族众多,但是莫迪政府的目标是让具有人口数量优势的印度教徒作为一个整体投票,为此该党的执政策略是淡化种姓差异,同时加大对“伊斯兰恐惧症”的宣传。

2023年7月,由国大党领导的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n National Developmental Inclusive Alliance,缩写为INDIA)成立,一共有26个党派组成,将在2024年的全国选举中挑战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

有趣的是,在INDIA联盟宣布成立的同一天,印人党与37个其他党派举行了全国联盟大会。

▲2023年8月31日,由20多个政党组成的印度反对派组织“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在孟买举行战略会议,商讨如何在2024年大选中击败执政的印人党

印度教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当前印度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印人党、国民志愿团、世界印度教大会等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一直在持续推动重塑印度民族,最终建立印度教统治的国家的目标。

印人党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2019年大选时,在中央层面,莫迪所在的印人党占据中央人民院543个席中的303个席位。在地方层面,莫迪政府首次执政时,该党只在7个邦执政,而现在已是15个邦和联邦属地的执政党。

不过在2021年5月,在穆斯林占比30%的西孟加拉邦全部292个竞选席位中,国大党拿下了213个席位,而印人党只有77席。

这给了莫迪所在的印人党极大的威胁感,因为印度采取英国的议会制度,即使得票率低于执政党,反对党联盟也有很大机会通过赢得更多席位而获胜。

回顾2019年大选,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联盟仅获得37%的选票,但仍获得中央543个席位中的303个席位。

▲印度采取联邦制

而中立者认为India和婆罗多都指代国家,没有必要区分先后,例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印度最高法院法官。

以国大党为首的反对派联盟INDIA则认为婆罗多是莫迪印度教政府将印度教理念强加于国民,以激化印度境内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国大党领导人塔鲁尔称,“India”这个词不是印人党的私产,India拥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它属于全体印度人,莫迪政府不应擅自抛弃这个名字。

印度执政党印人党试图通过“抹除殖义”的借口,实际上去推崇印度教民族主义,忽视了印度国内穆斯林群体、印度教世俗主义、以及其他族群的各种利益。

▲印度教育部长普9月5日称,使用“婆罗多”是反对殖义观念的重大声明,应该早点发生。

印度改国名流程复杂,中央政府决策的提出、议案的通过、与各党派、地方政府的协商与沟通、国际社会的反应和实际的准备工作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目前莫迪政府正寄希9月19日至22日议会上改名婆罗多的决议通过。以国大党为首的反对党联盟“INDIA”对该国名一直反对态度。

并且改名婆罗多成本高昂,据印度专家估计,印度改国名的大致成本为14304亿卢比(约合1266亿元人民币)。此过程中必将面临多股反对力量的反弹与抗击,这无疑会导致印度社会加速走向对立和。

▲印度种族紧张局势:印度东北部少数民族库基族呼吁曼尼普尔邦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