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怀旧就成了游戏业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刮起的复古浪潮,也促使我们重新去审视老主机、老作品的潜在价值。近日公布的 PlayStation Classic (迷你 PS)无疑是一款让人猝不及防的产品,它亮相和上市时间仅仅相隔3个月,SIE 还将20年前的广告拿出来重制了一番,可见早有预谋。
首批面市的 PlayStation Classic 内置20款游戏(美版、日版有所不同,共28款),它们有些是耳熟能详的传承之作,有些则蕴含着时代背景下的特殊意义,你可能对它们如数家珍,也可能因由各种原因从未耳闻。但无论如何,这些颇具年代感的封尘旧作理应被更多人了解。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依照系列当前的热度,将这28款游戏分为了三类:依旧火热的、半死不活的,还有那些已经行将就木的 —— 在经历了20多年的风尘雨雪之后,它们的命运各有不同。
「生命=名气」的老大哥共计6款,占比21.4%
生化危机 导演剪辑版相较于1996年的《生化危机》初版,修缮过的“导演剪辑版”有着更好的体验,视角、敌人配置、道具位置、谜题设置均有不同程度的优化,这使得游戏本身更为紧张有趣。而第三人称与固定视角的组合,也让洋馆中的每一个拐点充满了戏剧性,强化了游戏的惊悚感。
《生化危机》系列经历了诸多变化,同样促生了诸多创举。《生化危机4》中的越肩概念,日后就成为了第三人称射击游戏的参考标杆。时至如今,该系列作为 Capcom 旗下的金字招牌仍在推陈出新,《生化危机7》因回归“恐怖惊悚”受到了玩家认同,而《生化危机2》的重制也让人无比期待。
最终幻想7与《最终幻想7》相关的赞誉已经多如牛毛,通常情况下也很难说出什么新花样。该作仅 PS 版本就售出了1000多万套,无论是角色、故事、还是世界的基础设定都堪称顶尖,它几乎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游戏设计。2012年,《时代》杂志将其列为“史上100大电子游戏”之一,这个头衔可谓实至名归。
《最终幻想》首作于1987年登陆 FC 平台,如今这个系列仍在发光发热,继《最终幻想15》发售之后,玩家们最为期待的可能就数《最终幻想7 重制版》了。
侠盗猎车手1997年发售的《侠盗猎车手》还没有今天那么成熟,但它仍有很多创新之处。系列的主基调在当时就已定下,并为后续的开放世界设计打下了基础。玩家以 90° 的视角扮演罪恶的帮派分子,有时还需要完成一些抢劫和杀人任务,听起来与《侠盗猎车手5》也没什么差别。
《侠盗猎车手》初代大约卖出了100万份,20年后,《侠盗猎车手5》的销售一跃成长为9500万份,这个数字如今仍在稳步增长。遗憾的是,根据 Rockstar 联合创始人 Dan Houser 的说法,美国政治环境如今成了《侠盗猎车手6》产出的阻碍,续作应该是不会在“特朗普的任期内”推出了。
女神异闻录作为《女神转生》系列的外传,1996年亮相的《女神异闻录Persona》还附带着一点“阴暗”气质。由于当年缺乏特别优质的 RPG 游戏,它一经推出就颇受瞩目。以校园学生为视点的题材,荣格心理学的引入,人格面具的育成系统都让它与众不同。
不过,该系列之所以能够受到主流游戏社区的关注,还得归功于《女神异闻录3》,这一作的画面、音乐掺杂了更多流行元素,与年轻人更为契合。这为开发商 Atlus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发售的最新作《女神异闻录5》同样大受欢迎。而在动画、小说、漫画、舞台剧等衍生内容的滋养下,女神异闻录应该还能陪伴我们很长一段时间。
铁拳31998年在 PS1 上发行的《铁拳3》,被人认为是最伟大的格斗游戏之一,全球累积销量超过850万份,在2013年时成为了史上第二卖座的格斗游戏(后续排名有变动),Metacritic 评分也达到了96分。除了增加人物,提升画面和音乐的质量外,该作还对以往的细节进行了调整。比如弱化跳跃的高度,鼓励玩家使用闪避和走位与人博弈,加快了整体节奏。
《铁拳》初代于1994年发布,有趣的是,虽然最初它并没有被构思为一款格斗游戏,但如今却成了格斗品类的标杆。最新作《铁拳7》于2015年亮相,2017年登陆家用机和 PC 平台,该系列目前仍是万代南梦宫旗下的金字招牌,生命力十足。
彩虹六号《彩虹六号》的初代是一款相当硬核的作品,开发商 Red Storm 在构思阶段就引入了 FBI 人质救援小组的经历。游戏更加重视隐蔽和战术,而不是纯粹的“突突突”,无论敌人还是队友,只需要一两发子弹即可击毙。在执行任务之前,玩家还需要仔细定制携带部件,并预先设定路径点,这影响到 AI 后续的命令执行。
尽管看上去极为小众,但如今《彩虹六号》却成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游戏系列。最新作《彩虹六号:围攻》于2015年发售,在提高游戏整体节奏的基础上,它又保留极其丰富的战术元素,无人机、加固墙面,可破坏的天花板,每一场比赛都充满了新鲜感。作为一款服务型游戏,《彩虹六号:围攻》已经持续更新了三年,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多内容陆续推出。
下一页:半死不活的
气息残存的开拓者共计11款,占比39.3%
装甲核心在洛斯里克和亚楠奋斗的勇士们可能难以想到,塑造了一个个奇幻世界的 From Software,还有着“硬核机甲派”的另一身份 —— 《装甲核心》同样是是它们笔下颇具特色的作品。高度自定义的机甲和徽章系统、超高的任务难度和 AI 设计,让一众“斯德哥尔摩患者”刻苦铭心。而那些硬派、甚至称得上是变态的个人设计,曾经还在 Nico Nico 上卷起过一波亚文化风潮。
《装甲核心》的系列作品为数众多,涵盖 PS1、PS2、PS3、Xbox、手机等各个平台。虽然已有5年未见新作发布,但2017年时 From Software 曾表示“《装甲核心》系列不会就此结束”,它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
沙加开拓者(Saga Frontier)《沙加开拓者》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它是“浪漫沙加”系列中首个在日本以外发行的作品,也是首个登陆 PS 平台的作品。该作允许玩家从多名角色中选择,并进行该人物的独有剧本,与此同时又保留了开放世界式探索、非线性的分支情节。
不少玩家认为,浪漫沙加是可以与最终幻想并列称道的传奇 RPG。系列初代作为 Game Boy 上的第一款角色扮演游戏,首次亮相于1989年。时至如今,浪漫沙加的许多元素在《八方旅人》中仍能看到,它的韵味还是得到了继承。
妖精战士/妖精战士2《妖精战士》(Arc the lad)的名号在国内并不响亮,但它最初推向日本市场时,各种元素的巧妙的融合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你不仅能体验到走格式的 SLG 模式,还能享受到 RPG 舔图、抓宠进化、狩猎赚钱等多样的玩法。它还被认为是最早使用管弦乐配乐的 RPG 之一,战斗中加入的“人声喊话”在那个年代也颇具冲击力。
由于初代是1995年日本最畅销的 PS 游戏,销量超过百万,与之相关的续作、漫画、动画、小说很快就成批出现。《妖精战士》的主机作品也有六款之多,前三作登陆的都是 PS1 平台,2004年亮相 PS2 的《妖精战士 黑暗的终结》可以被视为谢幕之作。但在沉寂了14年后,一款名为《妖精战士R》的作品今年又在移动平台亮相,看来这个系列的故事仍未结束。
潜龙谍影小岛秀夫与“Metal Gear”真正被大众熟知,最初还得归功于《潜龙谍影》的优异表现。出色的画面、多变的潜入玩法、不拘一格的故事、电影化叙事,以及 3D 即时运算的应用,让它很快就成为了 Konami 旗下的扛鼎之作。
《潜龙谍影》的初代于1998年发售,但如若追溯系列的根源,那还得说到1987年登陆 MSX 平台的“Metal Gear”。由于小岛秀夫2015年起就不再任职于 Konami,他所参与的系列作品也止步于《潜龙谍影5》。整体上看,潜龙谍影的故事也有了较为完整的收尾,系列所蕴藏的内核精神,恐怕只能在其它作品之中看到了。
钻孔先生(Mr Driller)《钻孔先生》是 Namco 旗下一个“没那么有名”的“名系列”。作为益智游戏,它的规则不算复杂,游戏主人公配备钻头和空气胶囊,需要在空气耗尽前向下挖掘,尽可能将相同颜色的方块连在一起消除,最后到达终点。为了增加乐趣,角色还有着各式各样的能力,而头上掉下来的砖头和土块也会对我们进行阻碍,强化了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
1999年发售的初代《钻孔先生》就已经将整个系列“定型”,虽然后续该系列一直在推出新品,但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最新的《钻孔先生 for Kakao》于2015年推出,平台为 iOS/Anfroid。
奇异世界:阿比逃亡记《奇异世界:阿比逃亡记》是一款 2D 平台作品,游戏中包含诸多有趣的谜题。主人公阿比的“软弱”,让游戏的整体难度提高了不少,被敌人打中、被障碍物触碰,从太高的地方跌落都会导致玩家死亡。而为了躲避敌人,有时还得踮起脚尖行走,策略性十足。
除了1997年发售的《奇异世界:阿比逃亡记》外,该系列还有多个衍生内容。2005年登陆 Xbox 的《奇异世界:陌生人的忿怒》摇身一变,成了一款动作冒险游戏。最新作则是2014年发售的阿比逃亡记重制版,开发商 Oddworld Inhabitants 以往就已经推出了数个 HD 版本,从他们的“风格”来看,应该还会再炒几年冷饭。
雷曼如果要给育碧找一个历史悠久的代表形象,《雷曼》可能要比《刺客信条》更有分量。在系列初代中,玩家需要穿过六个不同的世界,控制没胳膊没腿的雷曼,利用跑、跳、击打来闯过一个个的谜题。游戏中包含大量陷阱,还有着花样众多的敌人。
《雷曼》系列的跨平台作品多达44款,手脚并用也很难数得过来。不过,《雷曼 传奇》应该算是“主系列”中的最新作,继其2013~2014年登陆 PS3、Xbox 360、PS4、Xbox One 之后,它在2017年时又被搬到了 Switch 上。至于很多人所期待的正统新作,也许只能等着育碧心血来潮了。
快打方块2X虽然《快打方块2X》的标题里带了个“2”,但它实际上并没有兄弟作品,而是模仿了《街头霸王2X》的名字。将益智游戏和知名 IP 结合起来,在1996年还是个很新奇的玩意,游戏恰如其分的加入了《街头霸王》和《恶魔战士》的角色,它也迅速得到了玩家们的瞩目。
《快打方块2X》的玩法很简单,控制下落的方块,相同颜色堆叠在一起就能互相消除,Capcom 当时想用它来对标世嘉旗下的《噗呦噗呦2》。2017年时它们还发布了手游版的《快打方块》,但目前这款游戏已于今年7月31日停止运营。
荒野兵器与其它 RPG 有所不同的是,《荒野兵器》初代别出心裁的引入了西部和牛仔主题,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科幻和奇幻元素,使其颇具蒸汽朋克的韵味。从基础玩法来看,它倒是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依然沿用了“走迷宫+回合制”的老一套架构。不过,丰富的解谜元素和百转千回的剧情,又让它在历史中划下了浓重的一笔。
系列第七作《荒野兵器XF》于2007年发售,当时登陆的是 PSP 平台。而在沉寂十年后,索尼旗下公司 ForwardWorks 又推出了一款名为《荒野兵器 百万回忆》的手游。手游在玩家社区中的评价“中规中矩”,人们认为如果排除抽卡和氪金,这款游戏确实还有一些曾经的韵味。
G.Darius《G.Darius》是一款移植自街机的横版射击游戏,它并不源生于 PS 平台。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该作的设计和背景故事都很有特色。玩家需要与有着海洋生物外观的战舰对决,还引入了横版射击中不太常见的多结局设定。
初代《Darius》于1987年发布,当时还采用了独特的三屏街机框体。虽然磕磕碰碰,但该系列直到2015年仍有新作推出,最新作为 PS4、PC、PSV 平台的《Dariusburst GS》,玩家的评价也相当正面。到了2016年时,品牌所有者 Taito 的资本额从15亿日元削减为5000万日元,只能说且玩且珍惜了。
下一页:彻底完蛋的
日薄西山的时代眼泪共计11款,占比39.3%
宇宙巡航舰外传(Gradius Gaiden)如果你对《宇宙巡航舰》的名字感到陌生,那么不妨将它视为《沙罗曼蛇》的系列产品。它可以说是横版射击游戏的设计标杆,不断变化的背景和主题、飞机的自定义和升级系统、扩充战机性能的 Option 功能,都将“”游戏的乐趣提升了几个维度。
《宇宙巡航舰》最早于1985年登陆街机平台,2010年落幕于《宇宙巡航舰ARC -银翼的传说-》。考虑到该类作品的市场日渐萎缩,再结合开发商 Konami 近年来的商业策略,它诈尸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
寄生前夜《寄生前夜》的身份一开始就相当特殊,它是接续在日本作家濑名秀明同名科幻小说之后的游戏。虽然作品主打恐怖生存,讲述“线粒体”觉醒并反击人类的故事。但是它又融合了与《最终幻想》《放浪冒险谭》类似的 ATB 系统,能够让玩家同时享受到战斗和 RPG 的乐趣。
该系列一共有三部作品,分别是1998年发售的《寄生前夜》,1999年发售的《寄生前夜2》,以及2010年发售的《寄生前夜 第三次生日》。由于从第二作开始游戏的销量和口碑就直线下滑,Square Enix 重拾它的可能性并不高。
斗神传回溯1995年,格斗游戏的市场几乎被 SNK 和 Capcom 瓜分,但由 Tamsoft 开发的《斗神传》同样意义非凡。它是 PS 平台上第一款全 3D 的格斗游戏,并且还加入了侧步移动的机制,将格斗作品真正代入了“真 3D”时代。
该作最初仅由 PS 平占,但不到一年时间又被移植到世嘉土星,而受到《铁拳》等 3D 格斗游戏的挤兑,《斗神传》一直不温不火。《灵魂能力》系列倒是继承了它的“兵刃格斗”思路,不少设计也留存到了今天。
XI [sái]《XI [sái]》在欧美市场有个更直观的名字:“Devil Dice”(恶魔骰子)。益智游戏当时在主机端也很受欢迎,自1998年发售后,该作很快就创下了百万的销售纪录。《XI [sái]》的玩法与消消乐相似,玩家需要滚动骰子凑成同一面,让其互相消去,多达1000关的容量也使得很多人沉迷其中。
《XI [sái]》在 PlayStation Store 中仍然能够买到,它同样支持 PS3、PSP 和 PSV 平台。但由于该作并没有续作,除了曾经的死忠会拿出来玩上两把外,愿意尝试的新玩家应该是不多了。
I.Q Intelligent Qube《I.Q Intelligent Qube》同样是 PS 平台受到瞩目的益智游戏之一,它甚至还有一套独创的世界观。玩家所控制的小人将置身于某个“平台”中,成群的“方块”从其中一个方向滚滚袭来。你需要利用标记、消除、走位等方式防止自己遭遇不测。
该作在1997年发售后很快就创造了百万销量,它在 PSP 平台也有一些衍生内容,比如《Practic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和《Practical Intelligence Quotient2》。这些作品的设计思路其实大有来头,据说源于京都大学的人类智能模型。当然,这也意味着它们的上手难度很高,自2005年之后就鲜少见到同类作品了。
跳闪!(Jumping Flash)《跳闪!》融合了第一人称射击和平台动作两种类型,玩家扮演机器兔子,在不同的关卡中穿梭跳跃、击败敌人,同时收集丢失的物品。每个关卡都有不同的机关,我们也能用各式各样的武器击败捣乱的敌人,再加上机械兔子本身的能力(比如三段跳),游戏过程中充满了喜感和不确定性。
《跳闪!》于1995年正式发行,一年之后《跳闪!2》也登陆了 PS1 平台。其中一个有趣的插曲是,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第二作的引擎和界面都是从初代“扒来的”。虽然在玩法上有诸多创新,但受制于多方原因,最终只能成为实验性质的产品,续作也无疾而终。
山脊赛车4SIE 将《山脊赛车4》选入 PlayStation Classic 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作为 PS1 平台的末期作品,这款游戏挖空了主机的机能,曾经还获得过 CESA 年度评选的最佳画面大赏。而代言人永濑丽子的一抹一笑,大概也成了很多人美好的回忆。
爽快的速度感、五花八门的虚拟汽车品牌,这些都是《山脊赛车》受人推崇的原因。但到了2007年,制作人寺本秀雄需要将一部分注意力放在 PS3 的 Cell 处理技术上,导致他在开发《山脊赛车》时分散了太多精力。再加上 GT、Forza 等赛车游戏的挤兑,该系列自此走向没落。
2016年,万代南梦宫在手机平台发布了系列最新作《山脊赛车:线性漂移》,但在电视机前自由漂移的最初感动,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极限滑板2(Cool Boarders 2)在1997年的东京电玩展上,开发商 UEP 带着刚刚发售的《极限滑板2》参展。尽管它们只有一个很小的摊位,但仍然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游玩。该作的玩法相当简单,通过滑雪,人们需要完成一系列任务和挑战,它也允许两人同时进行游戏。
《极限滑板》系列的意义在于,它为“极限运动”的游戏品类开拓了市场,Skate、Steep 等作品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影响。2000年登陆 PS2 的《极限滑板:Code Alien》是该系列的最后一部作品,由于 UEP 在2001年时解散,如今我们只能在回忆中追寻那踩着滑板的身影了。
烈火战车(Twisted Metal)破坏、疯狂、朋克,这些词都是《烈火战车》的绝佳写照。在游戏中,玩家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涡轮增压、制动装置,亦或是配上几把重型武器,最终目的就是要在竞速中摧毁其它车辆,成为笑到最后的霸主。虽然单人流程较短,游戏细节略为粗糙,但《烈火战车》所蕴含的黑色幽默和创新精神,当年确实让人拍手称道。
该系列的最新作于2012年登陆 PS3,但根据制作人 David Jaffe 的说法来看,出资方索尼并没有投入太多资源。考虑到 Jaffe 已经离开团队,整个系列的表现也是不上不下,《烈火战车》续作亮相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毁灭大赛车》(Destruction Derby)与《烈火战车》相似,《毁灭大赛车》也是一款不走寻常路的赛车游戏。胜利的条件并不是单纯比谁跑得快,通过“撞车”来获得积分和优势也不失为一种策略。由于游戏中还加入了耐久度、过热等元素,“撞车”本身也得考虑自己的耗损,整体而言很有趣味。
《毁灭大赛车》系列曾由多家开发商轮流操刀,素质上参差不齐。2004年发售的《毁灭大赛车 竞技场》采取了更为卡通化的基调,导致它的受欢迎程度进一步降低,也让它成了系列的最后一作。
虹吸战士《虹吸战士》(Syphon Filter)首作诞生于1999年,虽然时值 PS1 平台晚年,但它仍然是索尼旗下较为成功的原创 IP 之一。游戏的主要玩法为第三人称射击,鼓励玩家潜入击杀,有着非常多样的武器和任务关卡,光看界面与《潜龙谍影》还有几分相似。由于谜题、故事不落俗套,《虹吸战士》在已有框架的基础上仍有自己的特色。
该系列的最新作《虹吸战士:洛根之影》还得回溯到2007年,由 SCE 本德工作室开发。在那之后,本德工作室就开始忙活 PSV 上的神秘海域,如今它们又将精力集中于《往日不再》的制作,而日薄西山的《虹吸战士》,恐怕只有很少的人能记起了。
你或许已经发现,SIE 在选择 PlayStation Classic 的附带游戏时,并不完全以热度和销量作为参考基准。这28款作品有些开创了全新的类型,有些提供了重要的设计思路,有些仅仅只是让人记忆犹新。那些闻所未闻内容,也可能在上世纪90年代勾勒了游戏产业的基础框架。
尽管几款、哪怕是几十款作品也不足以展现那个年代的全貌,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钟爱的独特内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与 PS1 游戏相连的侧写与景象,最终无疑都将化零为整,塑成一个时代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