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您解读的这本书叫做《秀拉》,本书中文版共计8.5万字,我会用5期的内容为您来讲解本书的精髓,本期是讲解的第1期。
本书的作者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作家。她一生创作了十多部长篇小说,讲述了黑人种族艰难生存的记忆,也展示了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漫长历程。
英国诗人泰德·休斯说:
“唯一的准则,是全心投入,是无视恐惧,不怕被人伤害、揭短,或羞辱。人会后悔的只有一件事,便是活得不够勇敢。”
《秀拉》这部作品,通过展示一个女孩离经叛道的一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屈的灵魂独自前行的故事,探讨了黑人种族、尤其是黑人女性所处的困境。
在深受男尊女卑观念影响的小镇,黑人女性生来就该温顺屈从,成为男人的附庸。但秀拉是一个异类,她自尊、任性、坦诚,执意追求真实、火热的生活,因此,她成了众人眼中罪恶的代表。
接下来,就让我们随莫里森一起,去见证一个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01
女孩秀拉生长于美国俄亥俄州梅德林小镇一个热闹的大家庭。
家族中最年长的是外祖母伊娃,年轻时,她嫁给了一个名叫波依波依的男人,这个男人经常酗酒、打骂伊娃,还有无数个情人。结婚五年后,波依波依抛下了伊娃和他们的三个孩子,不知所踪。那是寒冷的十一月,伊娃只剩下一美元六十五美分、三个鸡蛋和三棵甜菜。
为了养活三个孩子,伊娃故意制造了一起火车事故,大火夺走了她的一条腿,她也因此获得了一笔不菲的赔偿金。依靠着这笔钱和对丈夫的恨,伊娃把三个孩子渐渐养大,还盖了一座大房子。
这所房子的顶层属于伊娃,她时常坐上轮椅,在房间里转来转去,或者接待来访的客人,房子的底层则属于形形、不断来去的住客。其中,有路过的亲戚,有流浪汉,还有许多新婚夫妇,伊娃不但让他们租住,还让他们自己管理家务。
伊娃对于男性总是宽容而偏袒的,一旦知道哪个新婚妻子没把丈夫照顾好,她就会出言责备。
除了流动的租客,房子里常住的,有伊娃收养的三个男孩子,他们的长相差异很大,但全部取名叫杜威;还有一个名叫“柏油娃娃”的男人,他是在杜威们到来之前就租住在这里的,总是独自待着,整天把自己灌得烂醉,但从不麻烦别人。
伊娃的大女儿汉娜嫁了人,生下了女儿秀拉。没过几年,丈夫过世了,汉娜带着三岁的秀拉搬回了母亲的大房子,打算一辈子照管房子、伺候母亲。
汉娜喜欢和男人相处,丈夫死后,她有了一个接一个的情人,大部分是她朋友和邻居们的丈夫。面对这些男人,她从不假装扭捏,也从不为了约会而先梳一下头发、换套衣服或是精心化个妆,她擅长的,是用性吸引力在男人心中投下涟漪。
她纤细的脚踝、光滑的皮肤、印花连衣裙下柔软的腰肢、含笑的眼睛......一切都那么讨喜。再加上汉娜个性温柔,对男人毫无所求,既不触犯也不命令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本来就完美无缺。和汉娜在一起,男人们没有负担,也忘记了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
大房子里人多眼杂,夏天时汉娜就把男人领到地下室去,要是在冬天,他们就走进储藏室。
看到母亲如此轻松地走进储藏室,除了看起来更开心,出来时的样子和进去时没什么两样。秀拉从中体会到,性是令人愉快的家常便饭,此外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秀拉的性教育,就在母亲的潜移默化中完成了。
02
奈尔是秀拉唯一的好朋友,从小也生长在梅德林小镇。
奈尔的母亲海伦娜来自南方的新奥尔良,是一个的孩子。海伦娜从小受到外祖母严厉的管教,个性内敛,思想端正,二十多岁时嫁给了到新奥尔良探亲的小伙子威利,跟随他到了北方的梅德林生活。威利在一艘船上当厨子,每十六天只有三天在岸上,但海伦娜并不觉得难以忍受,尤其是在生下了女儿奈尔之后。
海伦娜厌恶自己的母亲所过的那种混乱的生活,力图在自己的生活中建立起秩序。她变得越来越强势,以摆布丈夫和女儿为乐。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奈尔,既听话又懂礼貌,她幼年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想象力,几乎被母亲全部扼杀了,不出意外的话,她会长成一个温柔顺从的女孩,然后当一个贤惠的妻子。
奈尔成长的转机,发生在1920年的11月。那时,海伦娜得知了外祖母病危的消息,决定回新奥尔良看望她。
海伦娜带着奈尔到火车站时,发现火车就要开了,慌乱中,她没有找到专门供黑人乘坐的车厢,不小心踏进了一节坐了二十几个白人的车厢。为了减轻尴尬,海伦娜没有回头下车,而是决定直接穿过这节车厢到黑人车厢去。
顶着四周异样的目光,海伦娜带着奈尔,好不容易走到了黑人车厢的门口,一个白人列车员走了过来,堵在门口,开始责备海伦娜不懂规矩。
在那个时期,黑人的处境并不乐观,时常受到白人的歧视和打压,在列车员看来,海伦娜的这种行为,是对白人的一种冒犯。
好说歹说,列车员这才同意让海伦娜通过了。为了讨好列车员,海伦娜露出了一个甜蜜的、带着挑逗意味的微笑,就像刚刚被一脚踢出来的流浪狗在肉铺门口摇着尾巴一样。
敏感的奈尔注意到,车厢里有两个黑人士兵,刚才看似漫不经心地注视这一切,现在却是一副备受煎熬的表情。他们注视着海伦娜脸上愚蠢的笑,眼中翻涌起一股仇恨。
在奈尔心目中,母亲严厉强势,骄傲优雅,在小镇里颇有威严,然而,她却会对白人列车员露出谄媚的笑,也会受到黑人的轻视。
奈尔觉得,自己的世界被颠覆了。
正是在那次列车上,奈尔下定决心要保持警觉——一生一世保持警觉。这辈子,她不会让任何男人用那种眼神望着她,不会让午夜般黑沉沉的目光不期而至,粉碎她的自尊。
也是那次旅行,让奈尔不再事事听从母亲的安排,潜藏在她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我仿佛觉醒了,督促着她去寻找自身的力量,成为独立的个体。
03
那次旅行之后不久,奈尔和秀拉成为了朋友。
奈尔和秀拉当了五年小学同学,但从来没有在一起玩过,因为奈尔的母亲不喜欢秀拉混乱的家庭和她散漫的母亲。如今,奈尔新发现的那个“自我”,给了她无视母亲、去交一个朋友的力量。
1922年,奈尔和秀拉都刚满十二岁。她们是家里的独生女,但都不受母亲的重视,对父亲又毫无了解,对生活也不满意:奈尔厌烦了整洁拘束的环境,渴望热闹和无序,秀拉则挤在一座住满了人的混乱的房子里,希望有自己的空间。这诸多的相似和差异,让两个女孩相互吸引,亲密无间。
两个女孩子的个性尚未定型,她们一起探索、思考着周围的世界。她们感触深刻的,是身边的女人们的生活:她们往往很早结婚,很快生下一大堆孩子,被家务累弯了腰,还要忍受丈夫们的冷漠、暴力、出轨甚至抛弃。
秀拉和奈尔意识到,自己既不是白人也不是男性,一切自由和成功都与她们无关,于是,她们下定决定,要努力让自己跳出这种困境。她们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对别人的做法不屑一顾,专心于她们自己感受到的事物。
相比较而言,奈尔的个性比较坚强稳妥,秀拉则更为激进大胆。
小镇上新搬来了四个十来岁的白人孩子,喜欢以欺负黑人小学生来取乐。有一次,他们抓住了奈尔,奈尔害怕又无助,只能任由他们戏弄。那次事件后,奈尔放学后总是绕远路。和秀拉成为朋友后,秀拉也陪着她一起躲那些白人男孩。
几个星期后的一个寒冷的下午,秀拉说:“咱们抄近路回家吧。”
奈尔迟疑了片刻,还是同意了。她们刚走上大街不久,就在一个转弯处遇到了那几个男孩,他们走过来,慢慢站成一排,堵住了去路。
就在两个女孩走到离四个男孩三步远的地方时,秀拉把手伸进外套口袋,掏出了一把水果刀。那几个孩子猛地停下了脚步,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感到事情变得更有挑战性,也更有趣了。
秀拉在满是灰尘的马路上一蹲,把所有东西都放到了地上:她的饭盒、课本、手套、写字板。
她右手握着小刀,把一块石板拉到跟前,左手食指向刀口上使劲一按,顿时,殷红的血冒出来,一直流到石板的边缘,指尖上被割破的肉翻卷起来,像朵小蘑菇一样。
秀拉抬起头看着他们,口气很平静地说:“我对自己都能这么干,你们想想我会对你们怎么干?”
几个男孩被秀拉的举动吓坏了,转身跑开了。奈尔呆呆地站在那里,盯着秀拉的脸,仿佛不认识她一般。秀拉这种太过极端的个性,让她感到有点可怕。
在梅德林小镇,生活看似平静,实则常常暗潮汹涌,秀拉和奈尔成长着、感知着这个世界,那么,她们周围的人,生活又是怎样的?
以上是本期节目的所有内容,谢谢!
(观察者网讯)
近日,关于拼音字词的修改再度引发热议。
网传许多曾经的“错误读音”因为“读错的人多”,如今成为了“正确读音”。不少网友感叹到“书都白读了”、“怕自己上了个假学”。
不过,《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表示这可能是条“假新闻”。首先,诗词中部分读音的修改是古音和今音的不同造成的;其次,网传词语读音修改内容中,大部分来自2016年的《征求意见稿》,但这个《征求意见稿》至今尚未正式发布。
“注意!这些字词的读音被改了!”
观察者网注意到,昨天晚上,由微信公众号“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布的一篇名为《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社交网络。
随后,“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登上热搜榜。今天早上9时许,微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整理发布了部分被修改了读音的字词。
例如,语文老师曾经千叮咛万嘱咐的“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网传文章中称“由于读错的人较多,现已更改拼音,现在新教科书上的注音都变成了衰(shuāi)、斜(xié)。”
确凿(zuò)改为确凿(záo),荨(qián)麻疹改为荨(xún)麻疹。
“呆板”本来读 ái bǎn,但是为尊重大众习惯,从 1987 年开始,这个词的读音更改为 dāi bǎn。
铁骑(tiě jì)是古代发音,在类似动词词义时读作qí(例如,骑兵),其他类似名词词义的均读jì(例如,骠骑)。但现在全部都读qí,已取消jì 这个读音。文章称,据《新华字典》第 11 版,2005 年起,“骑”统一废除“j씓jí”,读“qí”。
诸如此类的还有,说服(shuì fú)改成(shuō fú),唯(wěi)唯(wěi)诺诺改为唯(wéi)唯(wéi)诺诺,靡靡(mǐmǐ)之音改为靡靡之音(mímí),箪食(sì)壶浆为 箪食(shí)壶浆……
对于所谓“多数人读错就改变读音”的做法,网友大多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不应该为了方便而放弃原本正确的读音。
有人认为修改诗词中部分字的读音,不仅破坏了作者的韵脚,也改变了诗词的意境。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改得好”,部分发音统一之后,就不用浪费太多时间纠结某个字该念什么,“本来语言就是为了方便而生的”。
诗词中古音、今音不同引争议
目前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两部分内容,即诗词中读音的修改和词(成)语中读音的修改。
对于前面一部分,《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种差异实际上是由古音和今音的不同造成的,而所谓古音与今音之差并非只发生在当代。
黄安靖提到,古诗词讲究平仄押韵,从先秦到汉、唐、宋存在读音变化,最早宋人就已经发现某些字的读音在一首诗中不合韵脚了。于是,宋人通过临时修改字的读音来押韵,这在语音学中称“叶(xié)音” 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明清以后,“叶音”之法逐渐被淘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孟蓬生曾在《光明日报》刊文称,“叶韵”起源很早,周代人编的《诗经》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语音的变化,一些原本押韵的诗词读起来不再押韵,所以就有人发明“叶韵”。
他表示,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看,明清以来许多学者已经对“叶韵”说进行过批判,现代人当然不应重蹈覆辙,在面向中小学生的工具书或教材中标注此类读音。但是,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读作“xiá”,以与“家”押韵,在特定场合中使用,是应该得到允许的。
词语读音的更改尚未正式发布
至于“确凿(záo)”,“荨(xún)麻疹”等读音的修改,黄安靖表示,网传文章中大部分内容来自国家语委2016年6月6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而这个《征求意见稿》至今尚未正式发布。今后正式发布的《审音表》应该不完全和《征求意见稿》一样。
教育部网站截图
据观察者网查询,教育部今年1月10日发布的《关于印发的通知》中显示,今年将会推进重要规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就包括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等重要普通话语音标准。
黄安靖补充到:“也许网友担心的‘读音改动’根本就不会出现在正式发布的《审音表》中,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他认为,从网友对读音改变的热议看来,正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社会各界对《征求意见稿》的态度。“其中某些字的读音是否改变是有争议的,有关方面应该听取这些意见,或者不公布《征求意见稿》也要做出说明。”
他还提到,例如“纪”作姓用时本应读“jǐ”,而在《征求意见稿》中将这个字统读为“jì”,如果真的如此审定,那姓“纪”人岂不是改姓了。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截图
不过,他还表示语言也是约定俗成的,对于部分字的语音变化还是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说服”的“说”,“原先shuì这个读音的含义‘劝说别人使听从自己’,和shuō这个读音中‘解释,解说’的含义是有联系的,因而这个字统读为shuō,是符合语音发展规律的。”
是否应该修改部分读音?
观察者网注意到,对部分汉字读音的修改曾在去年引发一大波讨论。
据《北京晚报》报道,在去年5月举办的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专家也表示既要尊重、适应拼音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变化,也不能盲目随波逐流,丢失汉字拼音原有的表意语言魅力。
当时,南开大学语言学教授马庆株表示,语言是社会交流的工具,随着社会发展,语言发音也会出现变化,“进行普通话审音也是为了适应大众的需要”。但他同时认为,汉字语音的调整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应该符合字面本身所有的意思。
对于汉字统读发音,也不少专家提出了异议。北大中文系图秀教授王理嘉和苏培成都明确表示,绝对不能弱化、丢弃拼音,减少汉语拼音的教学时间,否则汉语学习就会是“夹生饭”。
就此问题,上海某高中语文老师跟观察者网分享了她的看法。
她认为如果只是因为有人会读错就修改读音,那这个理由本身就有问题。“不能因为人们的错误,就改变‘真相’。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把错误固化的过程。多音字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有些是历史典故,有些是约定俗成,有些是古音的延续,轻易的改变,可能会抛弃一些本身所蕴含的文化。”
在她看来,这样的一种修改也许是一种妥协,是对真与假,对与错的混淆。
另外,对于说(shuì)服因语义重复而改成说(shuō)服,她也觉得不是很合理,“如果只是因为这两个解释有一些关联,就改变读音,理由并不充分。因为这种关联的紧密与否,又是很难评价的。既然放在两个义项中解释,那两者间一定是有区别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