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尔卓德之心-布隆:布隆是一名超多控制效果的辅助型英雄,并有能力改变战局,同时还能保护队友不受到敌人的攻击。他可以跳向队友并提高双方防护,同时还可以在双方之间形成一道墙阻挡伤害,但到游戏后期,他将转变为坦克英雄,为队友吸收大量伤害。
风暴之怒-迦娜:迦娜拥有强大的控制技能和保护己方输出的能力,并且能给予队友强大的技能并不非常依赖装备,即使是AP法伤值为0或者经济发展不好,她的技能仍可以在团战中起到很好的作用,乃至是游戏后期也同样如此。
魂锁典狱长-锤石:锤石是一个极为强势的节奏型辅助,和风暴之怒·迦娜一起被誉为辅助界的两颗常青树。锤石有着极强的控制能力,无论是开团、留人、牵制保护后排,还是团战打乱对方阵型,都能把他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完美展现。
涤魂圣枪-赛娜:涤魂圣枪赛娜可以通过被动提升输出属性,玩家可以适当选择半肉输出装备。 黑色切割者是核心装备,全面提升攻击和生存属性。 方法总结 1,前期利用Q技能消耗敌人,提升队友伤害。 2,观察小地图战斗,利用R技能全屏支援队友。 3,游走收集黑雾,全面提升战斗属性。 4,提前完成黑色切割者,增加战斗功能性。
好啦,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版本新测靠前的几位辅助英雄啦,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哦。
前几天韩网票选出了历史最强上单、打野、中单和AD,终于最强10大辅助的评选也结束了,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大家熟悉的选手上榜,以及LPL哪些辅助选手得到了LCK网友的认可吧!
评选的结果如下,Mata以最高票数当选为世界第一辅助,甚至超过了Wolf,Wolf虽然荣誉比Mata多很多,但是在韩国网友的投票中不如Mata,仅排在第二名。当然这份排名也不是只看荣誉的,还要考虑到队内地位和指挥作用,而且Mata比Wolf荣誉上强的一点是他有S赛的FMVP,辅助能够拿到这个荣誉真的非常难,足以证明当初的Mata有多强。
第三名是CoreJJ,也是留下了不少精彩操作的辅助选手,第四名是Beryl,有一说一,这个可能会有点争议,不过是韩网排的,也能理解了。第五名是RNG的辅助ming,Ming打职业以来,表现一直都很稳定,偶尔有一些状态上的起伏,也可以很快调整好,他是RNG绝对的节奏核心。
第六名是Gorilla,第七名是MadLife,其实Madlife在辅助选手中的地位非常高,但是就是缺少一个能证明自己的世界赛荣誉,有点可惜了。第八名是FPX的松,可能很多人认为松作为前冠军辅助排在第八名,太低了,但是这个榜单并不是只看荣誉,而且松虽然有亮眼操作,但是状态不够稳定,只能说期待后面他更多的精彩发挥,得到更多的认可吧。
第九名是PoohManDu,第十名是EDG的辅助meiko。Meiko也是在前几年状态不稳定,而且EDG之前几年成绩也不好,这次重新拿到了LPL冠军,并且打进世界赛,期待在世界赛上EDG可以打出好成绩,相信meiko在辅助选手中的排名也会上升的。
贝塔认为:当然这些只是韩国网友自己的排名,倾向于自己人是肯定的,不过能看到3位LPL选手上榜也足以证明他们都曾经用实力打服了其他赛区的观众,期待今年世界赛上,LPL辅助选手们可以有更加精彩的发挥吧!
那么,对于这份韩网排名,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为“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为展现广州医师群体良好风采形象、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尚,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总工会联合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开展了首届“广州名医”评选。经过逐级推荐、专家组评审、公示等流程,评选出陈凌武等10人为首届“广州名医”。他们的“医龄”都超过了30年,在临床技术、科研、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越建树,且目前仍然奋战在临床一线。
今天起,广州日报连续推出“广州名医”系列,对10名“广州名医”的事迹进行专题报道。
在专业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带领科室闯出一片天;一项项荣誉、一个个头衔加身……陈凌武却说,自己最在乎的始终是“医生”这个称谓。
“从考进中山医科大学,到毕业后留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今年已经是从医的第37年了。”作为实实在在的“中山医人”,陈凌武笑称自己从读书到工作“没离开过附近的方圆一公里”。
从医的每一步,不仅在锻炼他的专业能力,更让他不断思考:究竟怎样才是一名好医生?“当主治医师时,我发现一些患者在接受手术后,虽然病被治好了,但生活质量却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尽快提高医术,探索更多的办法让患者在术后康复得更好。”
3年钻研,打破国内领域空白
“从前,膀胱癌患者接受膀胱切除手术后,往往丧失了性功能。但很多患者处在30岁-50岁的年龄段,人生路还很长,我们必须想办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1992年,当时正在攻读博士的陈凌武,在老师梅骅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在根治膀胱癌的同时保留男性性功能的探索。“当时,这一领域在国内是一片空白,我们只看到国外有在前列腺癌方面做过类似的研究。我们认为,道理是差不多的,性功能的丧失是因为在手术中损伤了神经和血管。”神经和血管是如何分布和“行走”的?在手术中到底是怎么损伤的?如何能够避免损伤?循着这样的思路,陈凌武和团队对盆腔神经进行了仔细的解剖和对照。这一埋头钻研,便是三年光阴。“我们做了无数次实验,才摸清了神经和血管的结构。”功夫不负有心人,研究顺利应用于临床,并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创下国内第一。
“太开心了,感觉和手术前没什么不同!”陈凌武仍然清晰地记得手术的第一位获益者。当时那位患者37岁,术后他的性功能得到了保留,排尿功能也得到了恢复。“手术不仅救了我的儿子,更是保住了我们一整个家庭的幸福!”患者父亲感慨道。
“从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再到机器人辅助手术,每一步都让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精细、患者恢复更快。”陈凌武说。2015年1月,广东省第一台手术机器人在中山一院装机,机器人手术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放大6到10倍的视野,并且呈现出3D图像,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360度旋转,对于精细手术、复杂手术的效果非常好。“机器人手术在泌尿外科中使用率是最高的,也已成为早期前列腺癌根治术和肾部分切除术的金标准。能够让患者出血更少、缝合更精准、住院时间更短。”
名医简介
陈凌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主任、外科学教研室主任、泌尿外科主任、手术麻醉中心主任。2014年获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肿瘤学组颁发的“金刀奖”;2019年,完成华南地区首例机器人辅助高难度的肾癌根治性切除、腔静脉癌栓取出术;2020年,完成了华南地区首例机器人辅助经会阴前列腺癌根治术。
医者心声
“只看中眼前利益斤斤计较的人、怕辛苦的人,是做不好医生的。从医37载,我始终把‘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所言‘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奉为自己的信条,在漫漫从医路上,不断领悟和践行‘德才兼备方可为医’。关怀、爱护患者,对自己的手术能力精益求精,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患者得到救治后眼中亮起的光,也是支撑自己走下去的明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依励、伍仞
通讯员穗卫健宣、彭福祥、梁嘉韵、章智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