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暗影流”马可波罗崛起,一技能输出没有冷却,铭文出装是关键

在王者荣耀中,像鲁班七号、后羿、黄忠这样的呆射操作简单,输出爆炸,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保命能力太差,稍微高一点的段位单排根本站不住。像马可波罗、公孙离这样的射手很灵活,但是对操作和进场时机的把握要求很高,没有一番苦练根本玩不来。特别是马可波罗,打个团战需要不断地拉扯,同时还有细心计算对面的血量和控制技能,大招稍微有点差错就会被秒。

因此,新手玩家想要玩好马可波罗,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首先是一技能的瞄准和释放技能时的拉扯,其次是二技能的位移要用得好,还要随时注意能量条的长短。第三是大招的进场时间非常难把握,这些操作如果你只专心玩一个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实战中你肯定是要各方面都要兼顾的,只要有一个环节操作不到位,那么马可波罗就很难打出优秀的战绩。

为了让广大的新手玩家也能快速上手马可波罗,并且能在对局中打出30%左右的输出,大神玩家开发出一套暗影流马可波罗的玩法,一技能输出没有冷却,铭文出装是关键。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小伙伴产生疑问?暗影流马可波罗,难道马可波罗直接出暗影战斧?没错,就以暗影战斧为核心的技能冷却流打法。

那么,马可波罗出暗影战斧到底行不行呢?答案是肯定的。众所周知,马可波罗最重要的属性是攻速,只有当攻速达到70/130/150和180的时候,马可波罗一技能和大招的子弹数才会增加。因此,对马可波罗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叠攻速。在传统的出装中,马可波罗一般都会出一件冰痕之握和魔女斗篷或者永夜守护增加坦度。因为马可波罗大多数情况下还要用大招进场,两件防御装备可以大幅度提升马可波罗的坦度,保证大招能够转完。

暗影流马可波罗是无需拉扯,无需大招进场的一种打法,完全依靠一技能的不间断输出对敌人造成高额伤害。这个玩法最大的优点就一技能的冷却只需1.5秒,打完一发一技能之后,技能立刻就刷新了。相当于可以无限使用一技能消耗敌人。要知道马可波罗在攻速达到180后,一技能可以打出11颗子弹,如果一技能打满能够打掉脆皮英雄半管血。最重要的是,马可波罗的一技能比伽罗的一技能攻击距离还长,打消耗简直无敌。

推荐铭文:10狩猎、10红月、10怜悯。推荐出装:攻速鞋、闪电匕首、冷静鞋、暗影战斧、末世、破晓。铭文带26攻速,加上攻速和闪电匕首, 可以让马可波罗在前期快速达到70%的攻速档。这个时候7颗子弹的伤害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叠被动的真伤也更快。这时候直接出冷静鞋和暗影战斧,再加上铭文可以让马可波罗的冷却缩减拉满,更短的技能冷却,让马可波罗可以无限一技能消耗。

大家觉得马可波罗的表现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请大家多多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马可波罗教学,铭文出装看完轻松上王者

出装讲解:

马可波罗的出装有太多种,有的人喜欢出红打野刀,有的人喜欢最后一件出破军或无尽。所以很难去统一,这套出装仅供参考。个人觉得肉野刀是可以进场开大的,红刀的话,对开大时机要求太过苛刻。对于最后一件装,对面有反甲可出魔女,刺客伤害过高可出冰痕之握。复活甲名刀看个人习惯。最后鞋子卖了买电刀。一是攻速必须保持182档位,二是电刀的暴击率和移动速度,马可波罗很需要。个人习惯,也可出保命

马可波罗作为中后期射手,所以必然要在中后期发力。

前期尽量少gank,快发育,如果是双三五排或者高端局,可沟通队友,野线双收。吃一些坦边的线来加快自己的发育。有了末世的加持就可以开始自己的节奏了。上一期我们有讲过兵线的重要性,而作为射手的马可波罗,当然是要以推塔为主要节奏。马可波罗虽然没有李元芳推塔节奏那么快,但是也是以推塔为主的。线上抓人尽量优先去抓自家有控制的边路,帮助收割。因为马可波罗本身是无控制的。除非敌方压线过深否则就算有了红也只是减速,留不住人。这就是前中期打开节奏的方式。

另外任何英雄都不是百搭的阵容,如果我们想好要拿马可波罗,就需要有一些前期刚得住的边路,保证自己家的野区不会沦陷。而且中单或一条边路至少要有一个有收割能力的。马可波罗偏消耗,如果阵容拿的全是消耗,没有收割,你会发现一波团战对面全是残血。没人收尾。

团战尽量后排或边缘ob。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能打到谁打谁。团战前夕可进行消耗压低血线。队友控制跟上,或对方控制及爆炸伤害交出后,可大招进场打出一波爆炸伤害,不过位置要选择好,毕竟马可波罗现在的大招会被除减速外任何控制打断,并且除了闪现外,再无法调整位置。如发现进场后输出环境不佳,任意拖动摇杆即可中断释放。

马可波罗的技巧,主要就是意识,走位,站位,和对血量的掌控。多加练习。一技能主消耗,二技能进行走位和撤退,尽量不要追击,三技能主收割和逃跑。

逆风局,如果对自己很有自信,可以全场吃经济,先把自己发育起来。如果是初学者或对自己没什么自信,可把经济让给给场上你认为最会玩的人或者让给守塔能力强的英雄,也可以是另外一个C位。

铭文推荐:

更多攻略
游戏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