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惊蛰节气,赏读宋代范成大的《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译文

春色已有二分倩姿,不知不觉开到了陋巷深处;儿女们向神灵祈祷,希望老翁能够走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的窘境。

冬眠的虫儿,夜晚惊讶地听到打雷声;小小的窗户对着明朗的清晨,日子从疏帘的孔隙穿过。

和煦的春风全部解开池塘的结冰;清朗的白天胜过翻阅装满道家典籍的箱子。

亲朋好友不要责怪我,最近与你们说话沟通太少;我本来就是一个像乌龟蟾蜍一样的人,喜欢安静地独处。

注释

1.穷阎[yán]:陋巷;穷人住的里巷。

2.祈翁:向神祈祷,庇佑老翁。

3.滞淹[zhì yān]:谓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亦指滞淹之人。

4.幽蛰[zhé]:冬眠土中的虫类。喻草野或隐退之士。

5.雷奋:谓雷鸣。语本《易·豫》:“雷出地奋。”

6.朝爽[cháo shuǎng]:早晨明朗开豁的景象。

7.筛帘[shāi lián]:谓从帘的孔隙穿过。

8.云笈[ jí]道教藏书的书箱,亦泛指道教书籍。

9.嗔:发怒;生气。

10.屏息:犹屏气。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亦指寂静无声。

11.龟蟾[chán]:乌龟和蟾蜍。蟾蜍,俗称“癞蛤蟆”、“疥蛤蟆”。

赏析

惊蛰,是个好节气,春回大地,晴空万里,万物复苏,一切充满生机。人们也开始忙碌春耕,洒扫庭除,清理冬日留下的灰尘与阴霾。题目,交代了作诗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惊蛰,家中,子辈们,更换稀疏的竹织窗帘。

或许,这首诗是作者写于淳熙五年(1178年)六月罢官归家之后。当年正月,诗人以礼部尚书知贡举。四月,以中大夫拜官参知政事兼权监修《国史》、《日历》。然而,仅仅两个月后,诗人即遭谏官弹劾罢免。

当然,诗人在此之后,又陆续出任地方长官。所以也有可能作于淳熙十年(1183年),诗人因患上风眩,从夏至秋,五次请求致仕,才真正意义上致仕回乡,安度晚年,十年光阴。

从这首诗歌的写作心境,笔者偏向于1178年后。如果是自愿退下来,当不会这么抑郁。且子女们也不会担心他,而向神灵祈祷,希望他能再次得到皇帝重用。

首联,二分,是说春天的姿色。正如徐凝所写,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分,表明诗人对于惊蛰的喜爱程度。三分春色,二分是属于惊蛰的。惊蛰,不分贫富,不论贵贱,公平地来到每个人身边,给予每个人平等享受春天的机会。就连穷人住的陋巷,也开满了春天的颜色。一旦写到人家,人影绰绰,大家忙碌的景象,便进入到诗人的视野里。眼前,子女们一边忙碌着换疏帘,一边给神灵供奉祭品,希望诗人能够多看看窗外的景色,振作起来,早日回归朝廷,不要在家想不开,闷闷不乐。

颔联,写诗人夜晚听到雷声的情形和早晨看见新换上的疏帘的神态。说幽蜇夜惊,不如说是诗人夜惊。虫儿,都会如约醒来拥抱春天,我为什么不能从罢官的委屈中走出来。这一声声惊雷,不正是警醒诗人,远离官场,做一个逍遥快乐的隐者么。事实上,自1178年之后退出政治舞台的十多年,诗人的的确确做到了隐者的状态,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绍熙三年(1192年)前后,他还为家乡撰写了《吴郡志》,可谓收获满满。但此时,正是诗人内心焦灼的状态,刚刚罢官,心情还没有平复。家人的担忧,他也看在眼里。真的不能,就这样颓废下去。当诗人起身,打开窗户,只见一个明媚的春天就在眼前,美好的光阴,正悄悄地流走。

颈联,诗人走出屋外,看到和煦的春风,将门前洗毛笔的池子全都解冻。这下,诗人的心情就更好了。他想起来,最近总靠读《道德经》、《庄子》、《黄帝内经》一类的道家经典来开导自己,真是太好笑啦。再怎么在故纸堆里找精神的寄托也是不行的,外面的春色,才是解开心灵枷锁的密码。岂不比无聊的翻书,来的更有生命力。死读书,而不爱自然,能算真正的隐者么。显然不算,所以到这里,诗人才算找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田园生活。也为他将来关心百姓疾苦,找到了创作方向,而不是一味地关起门来做学术。

尾联,向大家打招呼,说诗人活过来了,以后可正常来做客。联想近日,闭门谢客,冷落了许多亲朋好友的热心,实在过意不去。但又不好解释,说是因为自己想不开,所以呢,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我这个人不太善于交往,个性比较喜欢安静,但今后你们要来,我也一定蓬门为君开。此后,南宋大词人姜夔,就是在某个黄昏,扁舟来到了石湖门前,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宋词奉上了《暗香》《疏影》等绝世佳作。这或许也可归功于石湖的开门迎客吧。

读完这篇惊蛰日所写的诗作,是不是觉得这些诗人的感情很细腻呢。他们能将日常的一个小动作,写成了决定人生去向的大诗作,是不是很了不起呢?

最后,在惊蛰这个天高云淡,水暖花开的好时节,希望大家有空像诗人一样,多到庭院走走,感受那姹紫嫣红开遍,对心灵的颤动吧。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公开发表文章三百余篇。

一天一成语:影影绰绰

【成语名字】影影绰绰

【成语拼音】yǐng yǐng chuò chuò

【成语解释】模模糊糊,不真切。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我不知怎的,但没人在房里,心里只害怕,恰似影影绰绰,有人在眼前一般。”

【近义词】模模糊糊

【成语造句】

1.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

2.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

3.我影影绰绰地记得见过这个人。

4.因距离太远,隔江望去,只能影影绰绰地看到对岸的船只。

5.天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影影绰绰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