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命令》,这是一个年轻军官的长篇小说作,写的是他最熟悉的军营生活。作品首次全景式展现了基层军营的真实生活,透析基层官兵的真情实感,也是联勤保障部队成立一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读者可由这些人物窥见当代军人的内心世界,可以感知年轻一代军人的精神追求。
中网微信将陆续刊发小说《一纸命令》中的精彩章节。谨以此向军队改革期间的全体战友致敬!
第五十九章: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便能汇成爱的海洋;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写在地震灾区一个大转盘边上的这句话,让每一个见到的中国人,都会热血上涌,它见证了中国人抗震救灾的决心与奇迹。
6月中上旬,受灾群众陆陆续续从临时安置点搬到了各类安置房。王春阳他们开始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正值抢收抢种的关键时节,受地震灾害影响,灾区大面积成熟的农作物一直没有收割。王春阳就带领大家走村串户,帮助受灾群众做好抢收、抢种等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在当地村支书的引导下,他们来到一片麦田旁,村支书说:“这家的男劳力地震时死了,女的半疯了,留下一个老太太和年幼的孩子,成熟的麦子也没有人收割。”
王春阳手一挥说:“5个人一组,有镰刀的用镰刀割,没有工具的就用手拔。”
没有过多的动员,大家就忙开了,这些可爱的战士平时训练起来不含糊,此刻他们虽然镰刀使用得不是很熟练,可拔起麦子来却个个顶呱呱。大家头顶烈日,冒着高温,在黄灿灿的麦田里挥汗如雨。
杨铭衣服被汗水浸湿,手也被划破,上面还扎满了刺,王春阳摘下手套递给他,杨铭推脱说:“连长,您自己戴着吧,别把我当成刚入伍的白面书生了,我已经长大了!”王春阳听后没再推让。
一片五六亩的麦地,大家1个多小时全部收割完毕,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小麦收割完后,王春阳还带领大家进行了收集打场。
几天后,当王春阳等人拉着几千斤的麦子来到那户人家时,那名女主人的疯病竟然好了,还一个劲地感谢,一旁的村支书见状说:“真是奇了怪了,解放军连疯病也能治,有亲人解放军在,我们的生活就永远有希望!”
接下来,王春阳带领大家又去了第二家、第三家……
“同志们,前几天我们帮助群众收割粮食,受灾群众有了基本的物资保障,我们再加把油把地平整好,种下禾苗,受灾群众生活就更有希望了。”帮助村民收割完粮食,王春阳又带领大家进行麦地平整,劳动之际,王春阳还不忘给大家鼓劲。
一场大雨后,王春阳带领大家在平整好的地上,种上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村支书激动地拉着王春阳的手说:“你们这些娃儿都是好样的,给我们提供吃的住的,还帮我们抢收庄稼,我们没有想到的,你们都做在了前头!”
抢种仍在进行,下午,王春阳带领大家在一河流附近抢种水稻,突然下起暴雨,河水猛涨,铁索桥上20多米长的木板被河水冲走,16名放学回家的小学生被挡在河边。
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对岸家长急得拼命喊叫。当时,河水太深太急,背着孩子过河,不行,找木板铺桥,来不及。看着惊慌失措的孩子,王春阳当即下定决心,无论想什么办法,也不能让这些遭遇劫难的孩子再有闪失。情急之下,王春阳第一个趴到铁索上,没有动员,没有口令,全连其余人员也跟着趴下,很快在铁索上铺设了一段“人桥”。王春阳大声喊道:“孩子们,从我们身上爬过去!”
桥在暴风雨中剧烈地摇晃着,16名小学生趴在王春阳他们的背上慢慢爬行。王春阳轻声喊道:“大家稳住了,千万别让孩子们有什么闪失!”
大家一个个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生怕身体不稳,让孩子们出现意外。30分钟后,孩子们安全过了桥。临别时,孩子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全连官兵高高举起右手,风雨中不断传来他们稚嫩的声音:“解放军叔叔,我爱你们!”
重建家园,余震仍旧不断。6月19日下午的一次强烈余震,突然把一处村民安置点一直作为自来水饮用的山泉水管震断流了。无奈之下,附近300多名受灾群众只好到5公里外的镇上去提水吃,生活面临新的困难。
“村民这样生活肯定不行,必须得想个法子才行。”王春阳鼻子上冒烟——急在眼前,他一边向旅后勤部门汇报,一边在县水利局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带领全连人员爬上海拔1300多米高的山上重新寻找水源。
经过一天的奔波,在旅后勤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王春阳他们用制式容器重新修建了一个5吨的蓄水池,并修通了循环管道,安装了增压器,及时解决了附近受灾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
这些天,王春阳一直放心不下一个12岁的小姑娘,小姑娘上小学六年级。地震当天,小姑娘冒着生命危险,3次闯入正在坍塌的宿舍楼,救出了3位同学,却不幸被一块锋利的石块砸中左脸,小姑娘毁容了。
就是这么一个花季少女,本来开朗活泼、多才多艺的她,此刻整天躲在房间不愿见人。王春阳去看望她时,小姑娘双手捂着脸说:“解放军叔叔,我想整容,不然,我没法活了!”
“好,我帮你,你这是英雄行为,国家和政府不会不管的。”王春阳一边安慰小姑娘,一边联系当地医院。一打听才知道,像她这样严重毁容的脸,手术费至少需要30万元,这对于住在深山、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小姑娘家庭来说,肯定承担不起,地方政府的意见是再等些时日,等核实了小姑娘的情况,申请了专项救助资金再说。可王春阳心里明白,小姑娘每等一天都是在煎熬。
正好旅长江耀武来检查,王春阳将小姑娘的情况直接报给了旅长。
“都说我们解放军是英雄,我看这个小姑娘就很勇敢,就是英雄,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流泪再无助!”江旅长也为小姑娘的壮举感动,他当即拍板说,“还等什么等,这两天就安排小姑娘去做手术!”
江旅长说的并不是大话,他一方面指示旅机关向当地政府和国家文明办反映小姑娘的抗震救灾英雄壮举,申请救助资金;同时,还专门召开常委会,大家一致同意先行从旅家底费中拿出30万元给小姑娘整容。
很快,红旗旅为小姑娘联系了北京一家权威的专业医院,临行前,王春阳拉着小姑娘的手说:“你的英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父母亲有我们照顾,到北京后安心看病吧。”随后,王春阳还将连队自发捐的1万多元递给小姑娘,作为她治疗期间生活上的开支。
家园毁了可以重建,身体有病可以治,物件损坏了也可以修。杨铭这个已经“成熟”的大学生士兵,所学知识可就有了用武之地,他在连队帐篷旁边设立了一个“科技服务点”,王春阳给予他大力支持。
一大清早,一对60多岁的夫妇推着三轮车,把在地震中损坏的一个电视机和一个电饭煲送到了这里:“麻烦解放军同志,帮我们修理一下,我们找了几个维修点都没修好。”
杨铭接过来仔细查验了一番,这两件电器都是极难修复:电视机的线路主板断裂了,撇开线路问题不说,硬件就需要一种特制的强力胶黏合固定,而这种胶水,驻地买不到;电饭煲内外线路烧坏,也基本上没有了维修的价值。
听了杨铭对两件家什的技术检测,夫妇俩似乎失望了,商量着拉回去卖废品。
看着老人忧伤的表情,王春阳心里十分不忍,执意劝他们把两件家什留下来“修修看”,并让他们在本子上登个记,留下联系方式。
两位老人走后,王春阳对杨铭说:“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帮他们修好!”
杨铭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一个破电视机和一个破电饭煲吗?扔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看来,你还不明白,对于搬进板房的老夫妇来说,这两样东西是多么的珍贵。”王春阳拍了拍杨铭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有了电视机,党和国家对地震灾区的关怀,发布的通告、通令,抗震救灾的进程,他们就能够及时了解,电视机是打发生活寂寞、消除心理郁闷的依托,也是增强重建家园信心的信息平台。”
王春阳又指了指电饭煲说:“地震初期,生活物资匮乏,大家可以吃方便面、袋装食品,喝饮料、矿泉水对付一下,但这些只能是权宜之计。现在转入了正常的生活,重建家园,难道连口热汤热饭都吃不上吗?”
“还是连长想得远,我懂了,我会尽全力维修!”杨铭经过认真的思索,或许是他的执着产生了奇迹,电视机的线路主板,经他精心粘连、焊接,通了。电饭煲呢,本来属于“死马当作活马医”,他搞了个替代品,竟神奇地好使了。
接到两件宝贝修好的电话,老夫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劲地鞠躬道谢。
杨铭的“科技服务点”一下子火了起来,不断有人送东西过来,大到拖拉机、电动车,小到收音机、手表,杨铭都尽最大可能地帮助受灾群众。
白天,杨铭要随连队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晚上他还要维修各种器具,半个月后竟累倒了,王春阳赶紧把他送到了成都的一所军队医院,不承想,杨铭的人生拐点也就此来临。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王礼光,男,1982年12月生,安徽阜阳人,少校军衔,现任郑州联勤保障中心宣传处干事。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卫报》等军内外媒体发稿千余篇。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王礼光 著
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