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国时期发生在曹魏核心城市邺城的一桩大案,案发时间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九月。
此案并不是一起普通的案件,牵涉进来的人多达数十人,被曹魏官方定性为“叛乱”性质,
这场叛乱的结果,也对于曹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陈寿在《三国志》中,针对此案只提及了寥寥几句,没留下多少记录,
也不曾写明叛乱首领魏讽的个人资料,多少有些讳莫如深的意味。
魏讽是什么人,如何能在曹魏内部发动“叛乱”?哪怕我们综合各种史料,也只能还原出一个“身影模糊”的魏讽,
根据史书零星记载,我们了解到魏讽“有重名”、“有惑众之才”、“名重当世”、“倾动邺都”,
他也因此被相国钟繇征辟,在相府当了西曹掾(掌署用府中官吏),
之后“自卿相以下皆倾心交之”,
由此看,魏讽在当时是一个人人争相结交的对象。
关于魏讽的出身,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注引《世语》说,“讽字子京,沛人”,也就是“谯沛”人士,
但据王昶在他的一篇颇具内容的“戒子书”中,
说魏讽是济阴人士,“近济阴魏讽、山阳曹伟皆以倾邪败没,荧惑当世,挟持奸慝,驱动后生。虽刑于鈇钺,大为烱戒,然所污染,固以众矣。可不慎与!”
这是说济阴人士魏讽和山阳人士曹伟二人,他们蛊惑了后生参与谋反。
至于曹伟,据裴注引《世语》记载:
黄初中,孙权通过章表。伟以白衣登江上,与权交书求赂,欲以交结京师,故诛之。
从这里我们得知,曹伟因勾结东孙权而被诛,魏讽一案也由此与曹伟案相提并论。
那么,魏讽“勾结”了谁呢?由于史料记载不多,我们能了解到的大概经过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九月,魏讽联络了一批同党谋划叛乱,其中一名参与者长乐卫尉陈祎害怕了,跑去向曹丕告发了此事,于是魏讽失败,被曹丕一网打尽。
值得注意的是,魏讽即使是名士,
但他当时的职位只是地位不高的内吏,既没权也没兵,
而这个长乐卫尉陈祎,也只是当时汉献帝曹皇后所居的“长乐”宫的侍卫长官,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打算怎么实现?
看来这个答案需要我们从魏讽的“党羽”中,进行挖掘了。
根据零星的记载,魏讽的同党包括:
王粲二子,刘廙之弟刘伟,张绣之子张泉,宋忠之子。
乍一看,这一众青年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怎么就能联合在一起呢,
其实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出身特点:荆州。
荆州跟这桩案子有啥关系呢?
这些小青年的父兄们,王粲、刘廙、张绣、宋忠这四人,都曾依附荆州牧刘表,
换句话说,魏讽“同党”几乎都是荆州“士二代”。
如此看来,魏讽很可能“勾结”是蜀汉:
首先,“魏讽案”发生的时间尤为特殊,是建安二十四年。
通过史料记载来看,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趁着刘备与孙权争夺荆州之际,出兵夺取了汉中,此后曹刘便展开了激烈的汉中争夺战,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取得汉中后,并没有继续深入用兵,
当时就说这是曹魏内部出现的缘故,
判断得不错,当时曹操确实遇到了麻烦,曹营的士兵。
而在这之后的一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
正月,侍中耿纪与太医令吉本、司直韦晃、金祎等发动叛乱,“挟天子以攻魏,南引关羽为援”失败;十月,宛城守将侯音、卫开准备联合蜀汉荆州守将关羽里应外合反叛曹魏政。
此外,关羽收编了曹魏平民孙狼等人,拨给了士兵,让他们回去作寇贼。
由此我们得知:曹魏内部有人与关羽里应外合。
其次,建安二十三、四年,“时关羽强盛”,他在荆州收买人心相当成功。
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所言,关羽“已据荆州,恩信大行”,“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依附了蜀汉,
使得东吴都产生了恐慌。
这或许是孙权不留情面杀掉关羽的一个原因吧,
却也能反应出,魏讽等人很可能打算趁着关羽“威震华夏”之际(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关羽围困襄樊)发动,与关羽里应外合。
不过,问题可能并非关羽这一点这么简单。
值得关注的是刘廙之弟刘伟,虽然史料中关于刘伟其人的记载很少,但是刘廙的记载却比较多见,
他的出身地尤为显眼,是“南阳安众人”,看到这里我们有没有想起一个人来?
是的,卧龙先生——诸葛亮。
刘廙与诸葛亮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刘廙曾为司马徽的学生,司马徽又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
显然,早年的时候刘廙与诸葛亮二人很有可能往来密切。
如此看来,魏讽煽动的青年子弟们,他们的父兄与蜀汉重要人物或为亲戚,或为同事,或为同学,总之都是有往来关系的。
蜀汉一方面加紧对曹魏的攻势的同时,另一方面很可能早就计划从曹魏内部下手。
魏讽应当不是在短时间内才开始谋划,
但是他们的目的却很难说得清,已经被埋在了一团迷雾之中,
究竟是为了打开城门,还是冲进宫中救走汉献帝?行动成功后没有下一步计划?
毕竟当时曹操不在邺城,不像是为了谋害曹操的性命,
处理此事的也是魏太子曹丕,
难以理解的是,这些年青子弟是因为什么受到魏讽的煽动?
他们的父兄,尤其王粲、刘廙,与曹丕私交甚好。
从结果来看,这场对曹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一影响,主要反映在内部格局的势力权衡上,与曹丕的政治生涯息息相关。
“魏讽案”是不是一桩冤案?对于这场影响深远的叛乱,《三国志》中着笔极少,不知为何,
而且曹丕是在曹操不在场的情况下,迅速处置了叛变,“连坐者数十人”。
正因为如此,不少人猜测,
“魏讽一案”会不会是曹丕炮制的一桩冤假错案?
我们看看有哪些疑点:
其一,魏讽既然有“倾动邺都”之才,为何这样的名士其身世来历都如此模糊?究竟是“沛人”还是“济阴人”?
其二,魏讽为什么要策反青年子弟?所谓“惑众之才”的评价更像是“马后炮”的行为,完全不能解释他是通过什么手段蛊惑了别人。
其三,如果魏讽有这样的才华,完全可以去策反更为关键的人物,比如这些青年的父兄们,他们在曹魏的影响力必然要高于小青年的,小青年们没有兵没有权,能为魏讽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力量太弱,对曹魏集团根本构不成威胁。
其四,虽说这些小青年的父兄都是荆州投降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魏讽等人与蜀汉暗中联络,可实际上这桩案子并未将他们的父兄牵连其中,显然他们是不知情的,那么荆州二代们又如何取得蜀汉方面的信任。
其五,让人疑惑的还有一点裴注引《文章志》“太祖时征汉中,闻粲子死,叹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按曹操此意,王粲的两个儿子可以不被处死,这就奇怪了,这是要推翻曹魏的谋逆案,生性多疑的曹操为何要如此”大度“?
其六,所谓擒贼先擒王,按通常想法来说,目标锁定在曹操身上才有机会推翻曹魏,既然都打算反叛曹操了,为何偏等曹操不在的时候发动呢?即使小青年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与他们里应外合的蜀汉为什么也没想到?
那么,曹丕有什么动机要炮制出一个这样的案子?
我们先从结果来说,这场叛乱之后,荆州士人在曹魏的地位急剧下降,
与他们的命运类似的,还有“谯沛”士人,因为有一位日后颇有名气的将领也牵涉其中,那就是文钦,若不是曹操,他几乎就死了。
“谯沛”属于曹操重视的出身地——老乡,但显然,荆州与谯沛不是曹丕亲近的集团,
我们从出身于“颍川”的钟繇的生平来看,不难发现曹丕与颍川出身的士人交往密切,
那么,这会不会意味着曹丕有意打压荆州士人和谯沛士人?
此外还有一点,支持曹植做太子的丁仪、丁廙也是谯沛士人。
结合以上信息来说,曹丕是有这个动机,趁着曹操不在炮制出一个这样的案子,
毕竟,“魏讽案”是曹丕全凭长乐卫尉陈祎的“一张嘴”就先一步采取了镇压行动,
也就是说没有资料表明魏讽等人已行动,或者有其他证据表明他们策划,尤其是曹操本人,
不仅说王粲的两个儿子可以不被处死,甚至还保住了文钦,这不像是他处理反叛者会采取的态度。
综上,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两种结论:
一是,魏讽当时确实是策划了谋反,但因为陈祎告密而失败;
二是,曹丕炮制出了一桩冤案,目的是排除内部不利于自己的势力,稳固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