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玩手游网

中世纪是怎样建一座大教堂的?

科隆大教堂 1248年兴工,于公元1322年完工

小孩子的书里面,其实不少都和建筑相关——建造,是人最本质的需求之一嘛——比如各种“揭秘”,城堡、大楼、机场都是经常出现的主题,还有各种造房子的故事,甚至最基础的《三只小猪》,都和建筑沾点儿边儿。但这些,都无法和这本神奇的书相比:

Cathedral: The Story of Its Construction大教堂的建造故事 David Macaulay 著

《大教堂的建造故事》是围绕一个虚构的Chutreaux大教堂的建造展开的,虽然名字是虚构的,但情节非常真实,来自对哥特建筑历史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这些西方建筑史只学了个皮毛,对哥特只知道是“粗陋”的“建筑狮”来说,其实也是个不错的科普书。

哥特教堂兴建之前的Chutreaux城,原教堂显然是属于罗曼式的

开篇先说了教堂为什么而建:13世纪的法国Chutreaux这地方,没病没灾,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可老百姓没想着要弄个什么楼什么塔,也没想要表彰一下地方官,他们想的是——“该修个大教堂了”。接着又说了三个必须修的理由:路易九世(人称“圣路易”)从君士坦丁堡弄回来了第一次东征某骑士,也是圣人的骸骨,得给他找个地儿;再则,周围的城市都在造教堂,Chutreaux也不能拉下;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雷电引起的大火把老教堂烧掉了,造教堂已经刻不容缓了。和建筑史书上从来直接讲形式讲结构相比,这样的背景介绍也更容易让我们明白教堂为什么独占了中世纪建筑的辉煌。

大主教和控制资金的教士团于是召见了一位建筑师(注意!哥特教堂是有建筑师的,这传说中全靠教民自己巨大的热情就把教堂造那么高的故事完全是两回事)William。William是个有学识的建筑师,游历过法国、德国和英国的很多教堂,经过一番审查,他不单得到设计委托,也被委以监工的重任。

接下来就是众多大师(master)的登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采石大师、切石大师、雕石大师、灰泥制作大师、泥瓦匠大师、木匠大师、铁匠大师,屋顶工大师和玻璃大师……原谅我把这个词用得这么滥,看过后面,感觉这些人还是称之为“专业负责人”或是“某专业公司老板”比较合适,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能带领一个几十甚至几百人的团队,手下还有许多学徒,而真正干活的是一些雇来的体力劳动者,所以……那些民众自发建设之类的话就别多想了。

然后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大量的工具,恕我愚钝,就不一一翻译了——总之,可以证明教堂修建是非常复杂非常精确的工作啦。

这时候,William的设计也做得差不多了,他给评委(教士团)看了他画的两张图:石膏板上的平面和立面(实际是室内立面,可见对于教堂真正重要的还是中殿而非外观)。

平面图

中殿立面图

William是很幸运的(比起今天的建筑师,也比现实中的哥特建筑师),方案通过了。接下来,该找材料了,木匠组(150人)和采石组(250人)都出发了。

砍木头不光为了找建筑材料,大教堂是石头的,可是建造大教堂几乎需要同样多的木材——后面会讲到为什么。采石公司老板(master of quarryman)更厉害,光学徒就带了50个,劳工200人,先在采石现场弄了个铁匠铺——工欲善其事,必选利其器,打好工具再凿石头。

每块石头都要标上将来要准备做哪个建筑部件,从哪儿采的,将来才好一块块按件计价,也就是说,这时大概的材料数量和每个材料的尺寸都应该是确定了,不知道是不是William画的图?

老教堂已经被清理干净了,除了埋着老主教的地下室全都拆掉,工人在基地上画出歌坛(choir)和后殿(半圆室)的位置,然后开始挖坑。基础的墙非常厚的墙,又要依着老地穴的位置,足有25英尺(7.6米)深。

这时候,造屋顶的大木头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运来了——进口材料啊。石头也到了。这些材料的运输都仰仗航运,很难想象,没有靠近河流,大教堂是否能够建造起来。

这时候是1252年的11月了,大教堂后殿的基坑已经挖好了——平面直接在地上显现出来了。

1253年4月14日这天,主教大人主持了第一块石头的奠基仪式。劳工们把石头一块块地运入基坑,石匠大师(master mason)严格监督,确保每块石头砌筑得横平竖直。

很快,建筑出地面了。高耸的拱廊几乎就是哥特大教堂的灵魂,它们将撑起高耸的屋顶。立面全都由精美的花窗组成。

每一个花窗,则是几百块石质构件拼成的,相互之间用铁件固定(请注意图左上的那几个人影,有了他们,你才能明白作者是在画鸟瞰图,也才知道这个窗有多大吧)。

接下来是扶壁的建造——扶壁、飞扶壁,大概是哥特建筑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特征了。之所以需要扶壁,是因为既要抵消中殿顶部拱的侧推力,又不希望柱子过于粗苯,将力通过飞扶壁传递到出去,我们才能看到纤细而挺拔的“哥特”式柱子,让光线进入室内。

随着墙的增高,脚手架也开始出现。脚手架上设有供石匠停留的平台,由于木材昂贵,拱廊上部的脚手架其实是不落地的,而是悬挂在墙上,并随着建造不断向上移,由于楼梯也在不断往上长,倒是不愁下不去。

曲线优美的飞扶壁如何而来?首先,木匠会在地面制作临时的木结构,它被称为“鹰架”(centering),承受石墙的力量并保持拱的形状,直至石头间的砂浆凝固。永久性的石头飞扶壁造好后再将其拆除。

到了1270年的夏天,教堂东端的后殿和小礼拜堂(平面图最顶部半圆的部分)基本建造好了。——此时,距离开工已经有17年了,但一切其实才刚刚开始。

每年冬天,工地都要停止施工,已经完工的石质结构要盖上稻草保温,防止砂浆开裂结构倒塌。泥瓦匠们都回家了,只有石匠还在临时工棚里凿啊,刻啊,对于他们,工作似乎永远也做不完。

歌坛的拱廊也开始建造了,最底部是80英尺(24米)高的柱列,上面是两组窗拱组成的立面,第三层是60英尺(18米)的高畅的高侧窗。1270~1275年,他们终于要开始修建屋顶了。

木质屋架同样在地面组装,采用榫卯结构,检测牢固后再把它们拆掉,运送到屋顶高度重新组装。吊车则是通过滑轮装置运送材料的。

这时候,地面上的屋顶工(roofer)正在加紧烧制铅瓦,用于遮蔽木屋架。他们还会铸造排水沟。石匠们则在雕刻石质排水沟和雨水管,它们往往被雕成恐怖的怪物,所谓那个从来不用的GRE词汇“gargoyle”,说的就是“石质滴水口”

gargoyle们被放在扶壁的顶部,与通过飞扶壁通往这里的排水沟相连,现在大概没有哪个建筑师画过这么精致这么销魂的排水沟剖面图吧。

1280年,终于要开始建造唱诗席上方的拱顶了。可William也老了,再也干不动了,一个项目做了30年后,建筑师Robert替换了他。同时,十字形平面的南北两侧侧厅的基坑也开始动工了。

为了建造拱顶,他们先做了个奇怪的大家伙——可以容纳两个人在里面走动的大圆盘,用吊装木屋架的绞盘运送到顶部,系上绳子,然后由人在里面走动驱动圆盘转动,可以提升非常重的材料——这大概是早期吊车的雏形了。

正在人们搭建拱顶的时候,Chutreaux的主教去世了,他被放入地下给老主教们留下的墓穴。工程为此停工7天,随后新主教上任。甲方和建筑师全都换了一茬,工程进展却尚未过半。

拱顶同样用到了前面提到的“鹰架”,和飞扶壁处的作用差不多,位于两堵墙之间,130英尺的高空,它们会支撑石质的拱肋,直到石块之间的砂浆凝固,可以承受自身的受力为止。一个柱跨内四个柱墩的拱顶要同时建造。与此同时,外侧的飞扶壁已然完工。

四条拱肋的拱石被一块块放到鹰架上,最后放置的是中心点的拱心石,使拱肋在最高点紧密连接起来。

随后,由木匠和石匠组成的工作小组同时展开工作。首先是木匠,在两个鹰架之间铺上木板垫层,石匠再在上面铺上石顶,这层石头要找尽可能轻质的,以减少拱肋的受力。同样的,到砂浆干透后,就可以拆掉木板了。

石质拱顶砌筑好后,还要在上面浇筑4英寸(10厘米)厚的混凝土(这段是我最不明白的,不是说混凝土自罗马帝国后就失传了吗),以防止拱顶的石头开裂。完成之后,鹰架、木垫层、脚手架就全都拆掉,运到下一组拱顶去施工。

细心的人可以注意到这三张一组的画面左侧,有一个鸟妈妈,从孵蛋到小鸟破壳到嗷嗷待哺,很微妙地表达了建造一组拱顶所需要的时间。

1302年5月,拱顶、十字形的两翼都基本完工了,人们在五月节上停工休息,也为大教堂庆祝。

彩窗的建造被提上了日程。玻璃工匠用高温烧熔榉木灰和砂子的混合物,加入不同金属以获得斑斓的色彩。然后,工匠会舀出一勺熔融物,用长管吹成一个气球,切下来摊开成为圆形的玻璃片。再根据桌面上画好的等比例图案把它们切好、摆好。

窗洞太大而玻璃太小,首先要用铅条把一块块玻璃镶嵌起来组成小单元块,再把它们嵌入已经划分好的窗框单元格内,最终组成近20米的炫目的玻璃彩窗。

工匠把地面的图案拼成一个迷宫,找到通路就如同得到上帝的祝福。乡下的人来到Chutreaux大教堂就是一次朝圣之旅。

1306年,工程又停顿了——木匠们因为没钱发,都跑了——还记得书开篇提到的那个圣人骸骨吗?教堂赶紧弄了展览,让法国北部和英国南部的人们都来花钱参观。用了足足五年,他们才筹到剩下的钱,而教堂中殿最终的完成,则是在1330年了。

铸造厂此时正在赶制四口大钟。大钟的模子要先在巴黎用粘土和石膏支撑,然后罩上一层蜡,做出钟的厚度,雕出装饰,然后再在外面糊上粘土和石膏的混合物。加热之后,蜡融化流走了,剩下铸钟的模子,再倒入熔融的铜水,冷却之后,就可以安装在教堂里了。

人们还要制作西立面山墙的雕刻,石块在地面上被一一摆好,三个入口上方各有一个接近半圆形的浮雕。

1331年,屋顶上的尖塔也造好了,它位于十字形平面交叉点的正上方。这是一个木质包着铅皮的结构,雕刻精美,装饰繁复。

1332年,工程终于只剩下西立面的两座塔了。此时的建筑师换成了Etienne——Robert在1329年去世了,他从拱顶的脚手架上掉了下来——建筑有风险,入行须谨慎啊。

在北塔上,人们正在安装巨型构架悬挂大钟,钟声敲响时方圆数英里的人们都可以听见。

西立面最宏伟的玫瑰窗也基本安装完成,数百组彩色玻璃被一一镶嵌在石质的窗肋之间。

1338年的夏天,最后一块雕刻安放到位——大教堂终于完工了!8月19日这天,主教和教士团带领长长的队伍走上台阶,来到他们宏伟的大教堂,整个Chutreaux城的人都聚到这里感恩上帝。

巨大的彩旗从拱廊上垂下,每一个石柱上都点着蜡烛,唱诗班开始咏唱,教堂里满是歌声和人群,大多数人都是当初出席奠基礼的人们的孙辈了。他们带着崇敬和喜悦迎接这一刻的到来。

经过86年的建造,这座城市的人们终于达成了一致的目标!他们拥有了最大、最美、最宏伟的大教堂!

来源:DR设计与研究

哥特式建筑与柏林大教堂,为什么被称为中世纪与近代的过渡之作?

文/观文史说

编辑/观文史说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欧洲建筑的一种重要风格,它的兴起和特点对于理解中世纪与近代建筑发展的过渡具有重要意义。

哥特式建筑兴起于12世纪,并在13至16世纪间达到鼎盛,它在法国的圣丹尼修道院圣殿的建造中首次出现,因此被称为“哥特式”,以区别于前期的罗马式风格,哥特式建筑在欧洲迅速传播,成为了中世纪欧洲建筑的主要风格之一。

哥特式建筑的兴起与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和文化变革密切相关,中世纪的欧洲正经历着宗教改革、城市化和贸易的崛起。

这些变革驱动了对宗教建筑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建筑技术的进步,哥特式建筑应运而生,它适应了这些社会变化,并在宗教建筑中体现出了新的审美和功能要求。

哥特式建筑具有多个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它在中世纪建筑中独树一帜,同时也为后来的建筑风格提供了灵感。

尖拱与飞扶壁上来说哥特式建筑以尖拱为特征,这是与罗马式风格的明显区别,尖拱使建筑更加高耸和轻盈,为垂直上升的建筑提供了支撑。

哥特式建筑中常见的飞扶壁(buttress)也是其标志性特点,用于加强墙体的支撑,允许更大的窗户和墙上装饰。

窗户与玫瑰窗上来说哥特式建筑的窗户通常较大,采用了精致的玻璃窗,这些彩色玻璃窗被设计成教育性的艺术品,用于传播宗教故事和教义,玫瑰窗是哥特式建筑的瑰宝,以复杂的花纹和几何图案装饰,散发出神秘的光芒。

高耸的尖顶与拱顶上来说哥特式教堂的尖顶和拱顶通常非常高大,这些尖顶向上延伸,垂直上升,创造了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垂直感,这种垂直感强化了宗教建筑的神圣感,使人们感觉仿佛直接与上帝相连。

建筑装饰上来说哥特式建筑的外墙和内部通常装饰丰富,包括雕刻、浮雕和拱顶上的花纹,这些装饰不仅是对建筑技术的展示,还承载了宗教和神话的象征意义,哥特式建筑中常见的动植物纹饰和圣徒雕像成为了其标志性特征。

垂直感与神圣性上来说哥特式建筑的设计强调了垂直线条,使人们的视线被引向上方,产生一种升腾的感觉。

这种感觉与宗教的神圣性相呼应,强调了信仰的崇高性质,哥特式建筑的内部空间通常为礼拜和宗教仪式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哥特式建筑的兴起与特点在中世纪与近代的文化过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不仅在建筑领域展示了技术和审美的进步,还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如尖拱、窗户、尖顶和装饰,使它成为了中世纪欧洲建筑的杰作,同时也为后代建筑师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影响了建筑风格的演变。

它的垂直感和神圣性质使人们感受到了宗教信仰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建筑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哥特式建筑的影响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印记,至今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柏林大教堂的历史与建筑

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是德国首都柏林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这座宏伟的教堂不仅在建筑上令人叹为观止,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当时这座教堂位于柏林市中心的一个小岛上,最初的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但在19世纪初,这座教堂已经破旧不堪,无法满足人们的宗教和文化需求。

新的柏林大教堂的建造始于1894年,由建筑师朱利叶斯·卡尔·拉斯帕修(Julius Carl Raschdorff)设计,采用了新哥特式风格。

建造工程因为一系列历史事件而被中断,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和的德国,最终,柏林大教堂在1993年经过彻底的修复和重建,重新开放给公众,成为了现代柏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柏林大教堂是一座壮观的建筑,展现了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许多特点,同时也融入了一些新的设计元素,使其独具特色。

哥特式风格上来说柏林大教堂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充满了哥特式建筑的经典特点,它的尖拱、高耸的尖顶和窗户都是哥特式建筑的标志性特征,这些元素赋予了教堂高大和垂直的感觉,强化了宗教仪式的庄严性。

精致的装饰上来说教堂内部装饰丰富多彩,包括雕刻、浮雕和彩色玻璃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堂的玫瑰窗,它们以精致的花纹和图案装饰,散发出神秘的光芒,这些装饰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普鲁士王国的艺术和工匠技艺。

圣殿和穹顶上来说柏林大教堂的内部设计充满壮观的空间感,中央的圣殿高耸入云,支撑着巨大的穹顶,这个空间为礼拜和音乐会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也让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建筑结构。

帝国时代的象征上来说柏林大教堂被视为普鲁士帝国时代的象征,它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博物岛上,环绕着博物馆和文化机构,体现了德国文化的繁荣和实力。

大教堂的建造是为了展示普鲁士王国的影响力,并将柏林打造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

柏林大教堂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还是柏林城市风景和文化遗产的象征,它承载了德国历史的重要片段,从帝国时代到两次世界大战和德国,再到统一的新德国,这座建筑代表了柏林城市的坚韧与复兴,也反映了德国文化的多样性与变革。

柏林大教堂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历史和建筑特点使其成为了柏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不仅在建筑领域展示了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处,还见证了柏林和德国历史的重要事件。

作为文化与历史过渡之作,柏林大教堂在今天仍然吸引着游客和信徒,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建筑之美和感受历史传承的场所。

哥特式建筑对柏林大教堂的影响

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是德国首都柏林的一座壮观的哥特式建筑,其建筑风格受到了哥特式建筑的深刻影响。

尖拱和飞扶壁上来说哥特式建筑的最明显特征之一是尖拱,它们赋予建筑垂直上升的感觉,柏林大教堂采用了这一特点,其内部拱顶和外部结构都采用了尖拱,使教堂显得高大而庄严。

哥特式建筑常常使用飞扶壁来支撑建筑物的墙体,这一元素也在柏林大教堂的外墙上得以体现,增强了其建筑的稳定性和美感。

窗户与玫瑰窗上来说哥特式建筑以其巨大的玻璃窗而闻名,这些窗户通常用于传达宗教故事和教义。

柏林大教堂的窗户采用了哥特式的风格,其彩色玻璃窗具有复杂的花纹和图案,散发出神秘的光芒。

特别是大教堂的玫瑰窗,以其华丽的设计和艺术价值而备受瞩目,使教堂内部充满了柔和的彩色光线。

高耸的尖顶上来说哥特式建筑常常以高耸的尖顶为特点,这些尖顶向上延伸,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壮观和庄严。

柏林大教堂的尖顶是其标志性特征之一,尤其是中央尖顶,它高达74米,垂直上升入云,这个尖顶成为了柏林城市风景的一部分,也为大教堂赋予了宏伟感。

哥特式建筑不仅在形式上对柏林大教堂产生了影响,还启发了其设计师采用一些哥特式元素,以强调宗教和文化的庄严性。

建筑装饰上来说哥特式建筑的外墙和内部装饰常常包括复杂的雕刻和浮雕,柏林大教堂的设计师在教堂的外墙和内部也加入了精致的装饰,包括雕刻的圣徒雕像和装饰性的元素,这些装饰物赋予了教堂更多的艺术价值和宗教感。

宗教和精神意义上来说哥特式建筑强调垂直感和神圣性,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上方,创造一种升腾的感觉,这种设计元素在柏林大

教堂中也得以体现,使人们感受到与上帝的亲密联系,大教堂的设计强化了宗教仪式的庄严性和神秘感,吸引着信徒和游客。

柏林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在现代世界的杰出代表之一,哥特式建筑元素如尖拱、窗户、尖顶和装饰不仅赋予了教堂宏伟和神圣的氛围,还为它带来了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处。

这座教堂也融入了一些新的设计元素,使其在柏林城市风景和文化遗产中独具特色。

柏林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对现代建筑的持久影响的生动例证,它不仅代表了宗教信仰,还反映了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时空隧道里的古今玻璃之美 作者:翟基生(快乐人生)

快乐人生

如今各类博物馆遍布全国,而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是我国首家国有玻璃专题博物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023年7月1日,我趁旅游之机,专程参观了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

当我走近依托有着百年历史的耀华玻璃厂遗址建造而成的玻璃专题博物馆,与绿茸茸的草地、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池水、整修一新的周边环境,构成一种极度舒适的存在,古老但不破旧杂乱,整洁但又蕴藏着浓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气息。

玻璃博物馆就设在两栋尖顶红砖的老厂房内,从外面看很旧的厂房,里面的布展却新颖别致,五光十色。

一进门的前厅,有一尊主题为“天地凝光”的柱状玻璃造型,象征着岩石经过燃烧产生玻璃,在蔚蓝的星光下透着金色的光焰。表现了玻璃源于天地,经火淬炼最终形成的过程。

这块格外醒目的“天地凝光”雕塑,是由浑然一体的三部分组成:雕塑下方为裂开粗糙的天然岩石,这是一个正方的准立方体;中间是流动的曲线体,意味着向上升腾的火焰;上方是45度侧放的正方体,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琉璃晶体。

雕塑的创意是:玻璃的原料来源于天然矿物,在火的催化下流动、塑造,进而形成固态、高度进光的玻璃晶体。玻璃来自天地,诞生于火,是自然和人类智慧凝聚的珍贵瑰宝。

与“天地凝光“主题雕塑相呼应的还有环绕在四周的壁饰景观一一“光明之窗”,孤形的墙体上,开有大小和形状各异的窗口,窗口中透出的五色光线,表现了流光溢彩的玻璃带给世界的是美妙和光明。

展览分为“古代玻璃及发展”“中国玻璃工业摇篮”“中国当代玻璃工业”“璀璨神奇的玻璃世界”四个展示区域。

展馆内一千多件文物全面、生动地展示我国玻璃文化开端,演变、发展及不同时期的生产状态。可谓品类繁盛、传承明晰,既包含我国玻璃文化开端,又涵盖我国历代玻璃工艺的演变,更有玻璃工业辉煌鼎盛时期的生产状态;既有反映民俗文化的琉璃饰品,又有体现当代艺术的玻璃艺术珍品,更有汇聚异国风情的舶来异宝,充分显现了玻璃在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与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古代玻璃 中西分明

古代的玻璃展区共分西方古代玻璃与中国古代玻璃两单元。以艺术场景《西亚玻璃产生的传说》作为展览的起点。

西方古代玻璃展柜展示了古西亚出土的横贯4000年历史的 “釉沙”“ 卷芯”“模制”“吹制”几大工艺的代表作。

景观墙“中世纪教堂彩绘玻璃”主要表现中世纪欧洲玻璃工艺演变与玻璃艺术同宗教的融合。一组西方使节进献清代皇帝的玻璃工艺品,将中西方古玻璃展区自然连结,逻辑严谨。

西亚玻璃产生的传说。大约五千多年前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有一队饥寒交迫的商旅在寒夜的沙地上点燃木柴取暖。天明时分,人们发现高温烧灼后的篝火灰烬中,有一些和沙子烧结在一起、闪着光泽的晶莹物质。

人们受到启发,随之制造出最早的玻璃制品。

△古西亚棱纹玻璃瓶

西方古代玻璃的产生,流传着许多动听的故事,透过这些故事传说,我已经了解到制造玻璃的基本条件和因素,玻璃的诞生既是大自然的赋予,同时也是人类天才的智慧创造。

△釉砂蜻蜓眼玻璃珠串(公元前200一206)

展馆里根据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用文字和展品告诉游客,玻璃在5000一4000年就在西亚、埃及和地中海地区诞生了。

西方玻璃在诞生之日起,就像中国的瓷器一样,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西方的制造工艺类型品种,在经过古代文明、古典文明、中世纪时代和文艺复兴时代几个阶段的改进发展,奠定和形成了现代玻璃制造及产生技术的坚定基础。

△古西亚各种玻璃杯(公元前204一220年)

△古西亚玻璃单耳壶(公元前206一220年)

△古西亚玻璃器皿

△左为古西亚绿色圆底盘;右为古西亚敞口玻璃碗

△左为古西亚镶嵌玻璃瓶,右为古西亚圆底玻璃钵

△古西亚玻璃单耳壶,古西亚绿色喇叭口长颈玻璃瓶,古西亚玻璃锥形瓶

△公元前1世纪一公元1世纪罗马波料兰玻璃瓶;罗马帝国多色带纹搅拌玻璃碗;公元7一9世纪波斯蓝色圆纹碗,显示波斯文化风格

△白色绞纹玻璃筷子(清1644一1911)

玻璃是地球文明的神奇珍宝,晶莹剔透,姿态万千。这个流光溢彩的“精灵”,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喜悦,带来了温馨,带来了美好,带来了未来……

△乾隆款蓝色玻璃碗(清1644一1911)

△玻璃三件套碗(1644一1911)

△玻璃双龙耳寿字纹杯(清1644一1911)

玻璃来自天地,诞生于火。玻璃与青铜、陶瓷一样,都是人类最早运用的人造材料。玻璃发展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古代文明史同步,在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的同时,就创造和使用玻璃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通过颜神镇街面场景复原,直观再现了明清时期的玻璃之都--博山颜神镇的市井风貌,集历史真实与艺术魅力于一身,渲染了整个展览的气氛与节奏,配合古代玻璃文物展品,还原了我国古代玻璃生产的历史记忆。

中国古代玻璃展示从西周开始直至明清,这些文物精品让中国古代玻璃历史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蓝色玻璃耳坠,陶胎玻璃釉褐色斑点狗(均为隋唐681一907)

△蓝白缠丝纹玻璃簪、钗,蓝色花头簪(均为宋960一1279)

△玻璃羊、狗

△竹节形延年益寿纹料笔筒,绿色玻璃六棱形笔筒,绿色玻璃荷叶形三足水盂等(均为1911一1949)

△玻璃隔屏(1911一1949)

△绿色玻璃玉壶春瓶和天球瓶(1911一1949)

△克宁牌玻璃奶瓶 玻璃盘和肥皂盒(1911一1949)

△煤油灯、玻璃盖瓶、杯(1911一1949)

△青铜治炼图

近代耀华 产业摇篮

中国玻璃工业的摇篮展区,主要介绍耀华玻璃厂的发展及辉煌历程,通过耀华厂历史文物、珍贵照片、生产工具所组成的展览详细记录和重温了那段民族工业跌宕起伏的岁月。

耀华玻璃厂与中国近代工业有着同样的命运。在“实业救国”口号中建厂,解放前的各个时期无不体现出先天不足的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的抗争与妥协。从“中比合办”到“日本强占”再到“官商合办”时期的一本本会议记录提醒着观众我国民族工业曾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图存。

几十年的蹂躏、几十年的抗争,终于在1949年的那一天扬眉吐气,我国玻璃工业的近代史,几乎就是中华民族近代史的缩影。

浩荡历史,风云际会。从“十年建设”到“改革开放”,从“公有制”到“股份制”改革,从“弗克法”和“浮法”两种玻璃制作工艺的改革到等比例生产线电子模型的应用。犹如穿越了时空,一段段自豪与忧伤如历史的海浪冲洗着记忆的沙滩,留下了满岸的瑰宝,一路观赏,一路创造。

1954年4月21日,中央主席视察耀华玻璃厂。

中国玻璃工业的起点是耀华,引领新中国玻璃工业的发展与革新龙头也是耀华。20世纪50年代以来,耀华在中国玻璃工业的建设发展与工艺改良方面始终走在前列,为今天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玻璃生产大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新兴产品,发展演变。随着我国玻璃行业的发展,各种玻璃企业如星火燎原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玻璃产品的种类愈加繁多。为适应生产、生活对玻璃的需要,玻璃被再加工为器形不一的新型产品。

新产品的产生源不同行业于对玻璃特殊材质的需求,其具有透明、导热、绝缘、耐腐蚀的特点,注定成为难以替代的材质。

所涉及行业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汽车、建筑、医疗行业;涉及国计民生的交通运输、矿业、仓储行业;探索未知的宇航、潜水、微电子行业。

它是一种神奇的材料,新的属性等待我们继续发现,空白领域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中国当代玻璃工业展区的展品组合是当代博物馆综合展示的典型之作。

这组由大展柜、合成图和26类311件玻璃展品组成的大型组合展示,艺术而震撼地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当代玻璃工业的辉煌成就。

其中防弹玻璃、自洁净玻璃、航天玻璃等多项产品填补了中国玻璃工业的空白,向公众传达了玻璃的产生、发展、应用的科普知识。

玻璃艺术 璀璨神奇

当我走进第四部分,玻璃艺术展示是整个展览重心,也是博物馆整体格调的提升与升华。

这里云集了清华大学、上海大学、琉璃工房、台湾琉园、吴子熊博物馆、百工坊等国内顶级玻璃艺术团体、学术机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完美诠释了玻璃的变幻多端、风情万种的艺术特质。

琳琅满目的当代玻璃艺术品,或意象清新、质朴自然,闪烁着记忆的温暖,或造型夸张、动感灵气,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一件件璀璨夺目的玻璃艺术,今我目不暇接,惊喜连连,更加领悟到玻璃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这个变化多端的“精灵”,流光溢彩,风情万种,刚时挺拔,柔时可人。

艺术家利用它的晶莹剔透、冷峻又不失流动性,同时具有折光反射的特点,把她作为实现艺术梦境的上好创作材料,并创造出美轮美奂、变化莫测、难以琢磨,给人无限遐思的艺术精品出来。

文化艺术的进步需要作品的展示交流,更需要对传统艺术精华的传承。若细细回味,几千年的玻璃工艺发展史,绝不乏让世人惊叹的文化亮点。

△天琴座

置身其中,古代名师和当今巨匠的玻璃作品,构成了璀璨耀目的玻璃艺术盛宴,让我大饱眼福。

我情不自禁的拍照部分玻璃展品,分享如下:

△墨瓶

△红蓝瓶

△冬景

△拾水Ⅱ

△拾水Ⅲ

△手工艺

△禅花不语众妙法

△东风万里第一枝

△生命的力量

△梅迎春喜

△盛世和美

△锦绣和乐圆满

△跃马中原

△龙行天下 势在必得

△雪域高原

△动力之源

△水

△静

△藏锋

△皮鞋

△汉字系列•土

△人•系列

△鸡

△蝶

△虫趣

在玻璃的海洋中畅游,时空穿越,对话古今。在历史的长河里航行,百年沧桑,薪火传承。

玻璃诞生的数千年来,始终扮演着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角色,她丰富了人类生活,装点了物质世界。为科学的进步插上了动力和翅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物质世界生活的不断提高。玻璃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始终不减,种类和用途与日俱增,难以可知将来,依然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玻璃世界。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国有专题博物馆,凭借着内容丰富、个性突出的陈列布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搭建了一个全面展示玻璃文化与玻璃艺术的平台,也为世人了解玻璃历史,了解城市历史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在这个流光溢彩的世界里,我不仅被绚烂夺目的玻璃艺术品所吸引,同时也对那段古老而又神奇的玻璃制作历史表示赞叹。

了解玻璃,认识玻璃,让玻璃把我们的世界和生活装点的更加靓丽,让神奇的玻璃帮助我们走进多姿多彩的美好明天。

编辑:乐在其中